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
作者:黄辰阳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6期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房地产事业也得到了本质上的飞跃,社会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因而建筑行业如何在良好态势的推动下优化工程质量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运用还尚未成熟,因而在现代的工程界中多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本文主要将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对比,以此实现优势与劣势的互补,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较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往往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按照工程的造价为计价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造价核算和分析。而在现代的实际运用中,从西方引进的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而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界则逐渐将其精华所在引入到造价管理和控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高效运用,工程业界因怀着积极学习的心态,借鉴西方国家的运用经验,从而让其在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的造价管理模式进行有选择性地运用,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劣势
传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往往采用全面核算的形式进行,而由于建筑工程数量较大的情况而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从而导致在总体的造价核算上出现缺乏依据的现象。同时在核算过程中往往更为关注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而忽略了后期的维护费用,使得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其次,则是在工程造价的支出上难以实现全方位依据性地记录,从而导致后期结算费用超过于前期预算,造成工程造价的超支。再者,则是全过程造价管理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尚未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对于不同的建筑项目还没,的明确的定价标准,以至于整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出现漏洞。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劣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情况下,许多建设单位在承接大量工程项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工程造价混乱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人员与施工方没有做好及时的对接以及审核工作,使得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出现中断的现象,从而影响对工程造价的有序管理。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势 3.1 其时间跨度具有广泛性
与其他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所不同的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注重对工程更全面的管理,不仅涵盖了必要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同时也将竣工后期的维护和运营包括在内,实现了工程整个周期的管理。因而其在时间跨度上具有更高程度的广泛性。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全面性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同时也能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上获得更大的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3.2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更为科学
相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更具有科学生。其将工程的成本管理分为前期分析和后期管理两个部分,使得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前期的成本分析是后续施工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的周期性良好循环,促使其施工成本实现最小化。在后期的管理上主要是指工程竣工后的造价审核以及后期运营和维护上,为了更好地实现造价的合理性,就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管理。
3.3 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的社会效益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加切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因而其在为建筑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兼顾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特性更多体现于其系统性和生态环保性上。在宏观的造价视角下,实现对施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为严谨的设计和规划,除此之外,还选用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绿色建材进行施工建设。在建设后期的材料损耗上进行及时地收集和循环利用,从而满足现代社会生态理念的需求,提高社会效益。 4两种管理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对比 4.1 投资决策阶段
从投资的科学角度出发,全生命周期建设的成本管理模式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基础的,其相对于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了项目在与外部条件要素相同的情况下的初期建设管理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从而实现对整体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在众多的项目中选择最佳的项目投资方向,并且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投资决策,这对建筑行业的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2 方案設计阶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可以让建筑工程的项目设计更具有科学合理性。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仅着眼于工程物料价格的审核上,而并能从方案设计上对相关的建设材料和施工物料进行规划,从而造成了建设效率的低下,也难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设计图纸对后期的施工建设是具有很大影响性的,因而在图纸设计上就应对所可能产生的费用进行及时地估算,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则是做好相关的修改和调整工作,以此降低建设费用的损耗,实现建设成本的最小化,同时也能防止超预算的现象出现。 4.3 项目施工阶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管理中体现在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这两个方面,而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则更多着眼于施工物料的价格上,难以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局掌控。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施工成本控制中,更加注重节约施工成本,将其资本有效地用于投资成本。而在正式施工阶段,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则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并让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以此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工程完成施工建设。 4.4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竣工环节更多是对工程的总体造价进行审记和核实,并没有建立相关的规范记录体系,致使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现使。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则能够在竣工验收后使工程项目所产生的成本得到更明确的展现。在这个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工程竣工后的数据验收程度,提高其科学合理性。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完成竣工验收并不意味着工程项目的完结,其更多寓示着后期维持阶段的开始。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设计施工阶段的结果,其可以充分检验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和造价。为后期的项目维护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而建筑企业如何在庞大的市场压力下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当下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而就近几年来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来看,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对比之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可运用性。其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经过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和演变而逐渐在中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更容易对整体工程进行控制,以此提高对工程造价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