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 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圈地运动有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对公荒地的圈占、议会圈地、打破租约的圈地四种类型。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 大抗议书
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其主要内容有:揭露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该抗议书共204条,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但是当大抗议书提交给国王时,却遭到了国王的拒绝。大抗议书成为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上层分子长老派的政治纲领。
4.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曾就读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为了向外扩张和争夺殖民地,曾对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作战,取得了胜利。恩格斯曾说他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1658年病死。 5. 平等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了城乡富裕农民、手工业者和平民的利益。英国第一次内战结束后,长老派掌握议会大权,推行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政策,引起了小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在李尔本等领导下,平等派在士兵、平民、手工业者中开展工作。李尔本主张在政治上限制议会权利,保证人民享有主权;在社会经济上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取消垄断专利公司,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1647年,平等派士兵提出了“人民公约”。在平等派的推动下,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峰。1649年,平等派为把革命推向深入,发动了反对克伦威尔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平等派运动最后失败。 6. 掘土派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派别。又称真正平等派。代表贫雇农和一部分城市贫民的利益。领袖为G.温斯坦利。该派主张把土地交还给人民,人民共同耕种、共同生活;要求社会政治平等、财产平均,消灭土地私有制;反对使用暴力。1649年共和国建立后,国内经济凋敝,粮价高涨,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很多地方发生了下层群众运动。4月,有二三十人在温斯坦利和W.埃弗拉德领导下,集合于伦敦附近萨里郡的圣·乔治山,共同占有并开垦那里的荒地。几个月后,人数迅速增加,并在肯特郡、白金汉郡、北安普敦郡、贝德福德郡等许多地方得到响应。他们的行动引起当地地主和政府的恐慌。地主武装破坏他们的垦殖区,政府也派军队驱散他们。1650年春掘土派运动遂告结束。 7. 长期国会
16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于1640年4月13日召开新的国会。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的抵制,他们要求进一步限制王权,给予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但遭查理一世拒绝,于是于5月5日又解散了议会。随着苏格兰起义军又大举进攻,查理一世被迫于11月3日重开议会,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在这次为期13年之久的议会中,当选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议员形成反对派,提出并通过了处死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和劳德大主教的决议,以及限制王权的《大抗议书》等议案,急速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一般把这
1
个议会的召开视为革命开始的标志。
8. 航海条例
英国在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过程中颁布的条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增强自己在争霸中的力量。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其主要内容有:任何的商品都不得输往英国殖民地,除非用英国的船只载运。所谓英国的船是指在英国或其殖民地建造的,为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的船,或者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船员是英国人或英国殖民地的人。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荷兰由于海上贸易受到排挤,军事实力不敌英国,最终在这些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 9. 新模范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士兵主要是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军官多是独立派乡绅代表,部分从士兵中提拔。T.费尔法克斯任总司令,负责组织训练;克伦威尔作为《自抑法》的特别例外任副总司令并统率骑兵,不久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帅。由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军队内部特别是高级军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伦威尔镇压平等派士兵起义和远征爱尔兰后,蜕变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利益的工具。1660年英国斯图加特王朝复辟后被解散。 10. 波旁王朝
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地统治纳瓦拉、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卢森堡等国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跨国王朝。1589年在法国的统治开始。 17世纪中期,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统治史称七月王朝或奥尔良王朝。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倾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统治分别于1860、1931年告终。 11. 投石党运动
17世纪中叶在法国发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运动。投石党运动大概可划分为两次时期,前期为1648~1649年高等法院福隆德运动,后期为1650~1653年亲王福隆德运动。投石党爆发之时,因为法国仍与西班牙作战,陷入内忧外患中,因此国力被严重削弱,并导致法国原本称霸在即的事业,被迫暂时中断;而且叛乱之后,法国的国力短时间仍难以恢复,国际地位暂时下降至二流国家。 12. 三十年战争
发生于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13. 农奴制第二版
从13世纪开始,德国农奴制就已开始瓦解,但是到了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进一步分裂,德国经济因此日益衰落,德国农奴制卷土重来,被恩格斯成为“农奴制的第二版”。农奴制的存在,对于德意志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因为农奴制不仅由于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而堵塞了劳动力的来源,而且也限制了工业品国内市场的扩大。 14. 开明专制
是由绝对君主制演化改革而来,由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所提倡。在思想上否定君权神授,认为人民应该服从君王命令或法律而并非君王本身。“开明专制”的时代正是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登基时开始的。他自称“国家的第一个公仆”,愿为人民造福。接着,奥地利和俄罗斯帝国皇帝都开始推行“开明专制”政策,进行种种改革,如改革教会,兴办教育事业,编纂法典等。1781年,奥皇约瑟夫二世甚至颁布废除农奴制的诏书,成了“开明专制”时代的代表。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开始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个制度的生死搏斗,一切伪装都无济于事,“开明专制”时代连同其改革差不多都一起消失了。 15. 普鲁士精神
普鲁士精神带有狂热的奉献精神,其内容庞杂,包括热爱德国历史、热爱德国的土地、家园和德国的一切,以及歌颂军国主义等。普鲁士精神是德国的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产物,与英、法等国的人文自由主义传统格格不入。但是普鲁士精神在德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德国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赞同。普鲁士精神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传统,。德国的普鲁士精神和反犹传统,为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意识形态基础。
2
16.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这种落后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 彼得一世执政后,大胆果断的进行全面改革。内容有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俄国通过彼得一世的改革,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增强。 17. 启蒙运动
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18. 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领袖,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者之一。生于弗吉尼亚大种植园主家庭。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弗吉尼亚民兵上校,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参加过七年战争等重要对法战事,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积极参加反英运动,当选为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1775年6月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组建、训练新军,面对强敌,采取稳妥而积极的战略战术,经特伦顿、普林斯顿,瓦利福奇和约克镇等战役,打败英军,于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使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1787年在费城主持制订联邦宪法。1789年出任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任内持稳健立场,发展工商业,保护对外贸易,设立合众国银行,尽力避免卷入大国纷争。 19. 杰斐逊
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第三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76年,作为一个包括约翰·亚当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内的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此后,他先后担任了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他在任期间保护农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国领土近乎增加了一倍。他被普遍视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齐名。 20. 富兰克林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共济会的成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亦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21. 《独立宣言》
英属北美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美国独立的纲领性文件。由杰斐逊等五人起草,杰斐逊执笔,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该文件阐释了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列举了英王压迫北美人民的暴行,从而深刻揭示了北美独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宣布北美殖民地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解除与英国的一切从属关系。宣言反映了北美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推动了反英独立斗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也产生了深远影响。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 22. 1787年宪法
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1787年宪法不仅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23. 八月法令
法国大革命初期制宪议会通过的第一个立法文件。
巴黎革命胜利之后,制宪议会成为国家立法机关和实际上的革命领导机关。为了恢复秩序,建立新的国家制度,从8月4日开始,制宪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通称《八月法令》,法令宣布“将封建制度全部予以废除“。按规定无偿废除的有:人身义务、狩猎、鸽舍特权、领主法庭、教会什一税、特权等级免税权、买卖官职制度等,还规定任何公民,不论出身如何,均可出任教会或国家的文武官职。法令宣布要制定“全国性宪法”。此外,对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法令规定要以赎买的方式予以废除。
3
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八月法令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农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4. 人权宣言
1789年,7月9日,根据穆尼埃的建议,8月26日,依照美国《独立宣言》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共十七条。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利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最后《宣言》规定了“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宣告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在动员和团结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5. 1791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的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1789年8月36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共17条。宣布“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最高权利来自国民。宪法概况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指导原则是《人权宣言》。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 26. 恐怖统治
又称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时1793年九月~1794年七月间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各派统治法国的时期的称呼。雅各宾派在1793年的起义中战胜温和共和主义派,夺取了政权。1793年9月5日,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同意建立革命军,改组法庭以加速审判,制定全面限价法令,这标志着雅各宾派政权开始转入恐怖统治,其中包括经济恐怖统治和政治恐怖统治,将嫌疑的反革命者送上断头台,严格限制物价。该时期有数千人被残忍地杀害。恐怖统治在主导方面确实挽救了革命,也为法国历史作出了一些贡献,比如推广教育,提倡宗教自由,废除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等。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它是战时体制,其打击的对象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可它的客观使命又是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它是非常手段,并不是归宿,以克服危机就应该终止并恢复建立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1794年,热月政变爆发,罗伯斯庇尔被斩首,雅各宾专政结束。 27. 热月政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推翻雅各宾专政的政变。因发生在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1793年6月,雅各宾派执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阶段。雅各宾派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国内反革命叛乱基本肃清,1794年6月弗勒吕斯战役胜利之后,外患逐渐消除。但雅各宾派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并发展到公开分裂和互相残杀。罗伯斯庇尔以残暴的的手段处死持不同政见的各个派别,他的政权并未因此而达到加强,反而陷入孤立境地。1794年7月27日(共和二月热月9日)国民公会的一次会议上,反罗伯斯庇尔势力发动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10日被送上断头台。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热月政变”雅各宾专政至此结束。热月政变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政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结束。 28. 罗伯斯庇尔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出身律师家庭。研习法律,曾任律师、法官。受启蒙思想影响较深。1789年作为阿图瓦第三阶级代表出席三级会议。因发表许多重要演说和民主措施而深受众望,成为对雅各宾俱乐部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之一。曾参与组织马尔斯广场群众请愿活动、参与领导对路易十六的审判、领导雅各宾俱乐部和巴黎公社开展反对吉伦特派的斗争、领导1793年5月和6月2日起义,建立雅各宾专政并成为雅各宾专政的首脑。执政期间,力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主张实行革命恐怖统治。曾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措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颠覆共和国的阴谋,捍卫了革命成果,并将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固执己见排斥异己,先后镇压忿激派、埃贝尔派和丹东派,破坏了同人民的联盟。1794年7月27日在热月政变中被捕,第二天被处死。 29. 瓦尔米大捷
法军战胜普奥联军的重要战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军在瓦尔米战胜普奥干涉军的战役。1792年9月2日,普奥联军攻占法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凡尔登,9月8日抵达阿尔戈纳,9月12日夺取通往拉克鲁凡奥布瓦的隧道,9月20日,迪穆里埃和克勒曼率领的以无套裤汉为主要力量的法国志愿军,在马恩省瓦尔米村同侵略军进行激战,击退普奥联军的多次进攻,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瓦尔米大捷扭转了法国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使法军声威大震。从此法军开始全线反击,夺回全部被占领土,保卫了革命成果,推动革命深入发展。 30. 忿激派
一译疯人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城乡劳动群众利益的激进政治派别。是在限价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平民革
4
命派,其主要领导人有雅克·卢、勒克莱尔、瓦尔勒等。主张用恐怖手段严惩反革命,打击投机商人,实行全面限价,平均分配财产等。1793年在巴黎、米兰等地开展革命宣传,并参加推翻吉伦特派统治的起义,是雅各宾专政初期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后因要求以死刑对付投机商,全面实行恐怖政策,与罗伯斯比尔的领导发生了激烈冲突,与1793年秋被雅各宾派镇压。 31. 雾月政变
是1799年11月9日,即共和八年雾月18日,由拿破仑领导发动的一场代替当时无所作为的督政府统治的政变。法国督政府面临外敌入侵和财政危机而陷入困境,政局动荡。远征埃及的拿破仑借机弃军归国,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由三个执政官执政的临时执政府,拿破仑为第一执政官,掌管军政大权。这场政变从议会方式开始,以武力胁迫完成,又用合法的形式最后予以粉饰。是拿破仑上台的标志,同时也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也昭示了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的转变。
32. 拿破仑法典
又称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一部法典,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它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否定封建等级特权,确认革命期间对封建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削;把大革命时形成的中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契约自由等原则,也表现了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性为主宰的色彩。它是法国革命胜利果实与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法典,巩固了大革命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成为欧美各国民法的范本。 33. 大陆封锁政策
是拿破仑采取1806年~1814年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拿破仑认为阻挠破坏它在欧洲称霸的国家是英国,而法国海军比英国海军弱;英国在经济上阻挠了他的称霸,于是拿破仑在1806年11月21日,颁布《柏林特赦》,规定:所以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往来;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桥民,一律宣布为俘虏;所有英国的货物和货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一世又陆续颁布了《华沙赦令》(1807年1月)、《米兰敕令》(1807年11月和12月)和《枫丹白露赦令》(1810年10月),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大陆封锁政策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是,当时整个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国满足各国的需求,因而使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大大恶化,经济萧条,进出口停滞,引起它们的不满;同时,英国采取反封锁措施,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实行大陆封锁并没有达到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的目的。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 34.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英军由威灵顿率领,普军由布吕歇尔元帅率领,驻扎在比利时附近。6月18日午后,滑铁卢战役正式展开。法军在224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向威灵顿的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威灵顿率领英军顽强抵抗,始终坚守着阵地。当日傍晚,普鲁士军队摆脱了法军的尾追,按计划赶到了滑铁卢,猛攻法军的右翼。威灵顿在普鲁士军队的配合下,乘势转入反攻,法军大败。这场战役法军伤亡3万多人,拿破仑逃回了巴黎。6月22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结束了百日政权。不久,他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由于这场战役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人们常常用来形容遭遇惨败。 35. 巴贝夫
法国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热月政变后,巴贝夫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平等会”,密谋夺取政权,建立劳动者专政。由于叛徒告密,他和密谋运动的其他领导人一起被督政府逮捕。1797年5月27日被凡多姆高等法院判处死刑。巴贝夫曾主编《人民论坛报》 ,鼓动人民起来消灭私有制,建立“普遍幸福的”、“人人平等的”社会;并设想建立以农业为中心的、具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点的“共产主义公社”。他的共产主义体系虽然“相当粗糙和肤浅”,但马克思却称许他为第一个“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奠基人。 36. 拿破仑
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全面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