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作者:刘 琨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3期
[摘 要]探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模式 启示
本文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全球化视野下国外社会主义思潮的借鉴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批准号为KYY06097)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世界性社会主义思潮的一种类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对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纯理论问题的探讨开始,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的“兰格模式”、60-80年代的“分权模式”、80年代中后期的“市场主导”模式,“苏东剧变”后,进入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形态。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苏东剧变”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引起了西方左派经济理论家深刻反思。一些资产阶级右翼理论家借机大肆鼓吹社会主义“破产论”,恶意歪曲社会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为了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理想,左派理论家在苦思失败内在原因的同时,给予了有力回击。
(二)大多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仍然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陷入了长期经济滞胀的阴影下,遭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三)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解体后采取激进私有化、市场化措施,导致财产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社会处于半动荡状态。如何找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点,实现市场和社会主义结合,寻求替代市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就是在反驳新自由主义过程中,重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新模式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模式
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西方左翼学者在深刻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实行市场社会主义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惟一可行的方案,从而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浪潮,重新建构了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 (一)经理管理型社会主义模式
经理管理型市场社会主义由于主张公有企业应该由经理管理而不应该由工人民主管理而得名。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扬克的“实用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两种不同形式。
1.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
约翰·罗默在1994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他认为这种新模式是为了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合起来”,因此“这种新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1]。 2.扬克的“实用市场社会主义”
詹姆斯·扬克在1992年出版的《修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方案》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实用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基本理论主张包括:实行生产资本公有制,消除私人资本所有权收入;公有企业的利润以社会红利的形式分配给社会成员;公有企业要实行高度自治。
(二)工人所有制或工人管理型模式
此类模式是为了解决传统工人自治模式的缺陷(阻碍了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注重工人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得工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有根本改观,企业能够民主经营,就业问题得到改善,劳动异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 1.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
戴维·米勒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