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标准流程

精品文档

儿童口腔标准流程

儿童牙科治疗内容涉及到口腔卫生、保存、修复、口腔外科和正畸学等各门临床学科。儿童牙科与成人牙科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儿童会随着身体、精神、情绪的成长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使儿童牙科的临床范围更加扩大,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它应包括: (一)应急处理

儿童来医院主诉常有:1疼痛;2肿胀;3出血;4排脓;5牙齿萌出困难;6牙齿替换障碍;7牙齿及软组织外伤;8咀嚼障碍;9口腔异味;10咬合异常;11影响美观;12龋病预防咨询等。能否正确把握主诉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当主诉中具有剧痛、肿胀等急性炎症时,或者由于牙齿的外伤引起牙齿折断、移位、软组织挫伤时,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以便减轻症状。对于低年龄儿童,较难确定部位和症状,应该简洁明了地向家长询问,并尽可能向病人本人确认,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二)针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儿童牙科治疗不能局限于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治疗,要保证健全的恒牙列,实行综合的口腔健康管理。在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宣教时,让他们懂得保护乳牙的重要性,发生龋齿的原因,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教以正确刷牙方法,使其去除口腔不良习惯。宣教工作应放在应急处理后,其效果会更佳。治疗方案中还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 (三)各种检查和诊断

各项检查是进行正确诊断的前提。问诊时一定要了解患儿出生前后的发育情况,母亲妊娠期曾否患有某种疾病,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询问饮食习惯时要特别注意问及是否有频繁的餐间甜食和过饮大量的碳酸饮料等。另外,还要了解患儿的全身健康状况和有无口腔治疗的经历。当患儿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时要向家长询问,并可从问诊中推断出患儿及家长对口腔治疗的态度。口腔检查时要确认口腔内牙齿的数目与种类,有无龋齿及龋坏范围和深浅,除龋齿外有无牙齿的实质性缺损,若有牙髓炎症时应判断其种类,还要检查牙齿萌出的位置和脱落有无异常等。另外,在进行牙、咬合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牙列的发育阶段,牙弓的形态和乳牙列的生理间隙,末端平面,前牙的覆合、覆盖关系,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的Angle分类。必要时取模和拍摄面部、口内照片和各种X线片,从各种牙片、全景片和头颅正侧位片上了解牙齿的数目、形态、牙体修复的状态、牙齿的位置、牙髓腔形状、乳牙牙根的吸收状态、恒牙牙胚的形成状态、根尖及根分叉部的病变、牙周膜及牙槽骨的状况等。在进行咬合诱导时,还可根据手腕片推断患儿的骨龄。对上述各种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正确诊断。其次我们还可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龋蚀活动性检查和咀嚼能力检查等特殊项目,用来辅助诊断。 (四)建立以口腔为单位的治疗计划

目前患儿的主诉多是要求治疗龋齿,随着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矫正牙列和咬合、进行口腔健康管理的儿童将日渐增多。所以儿童牙科的重点不能仅

.

精品文档

仅局限于治疗,要建立系统的保健计划,加强口腔清洁及饮食习惯的管理,局部应用氟化物和进行窝沟预防性封闭的普及。

乳牙的形态和与恒牙的区别

1. 乳牙的总体形态特点和各乳牙的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 .

① . 形态特点:白色或青白色,比恒牙白,除乳磨牙外,基本上与继承恒牙相似,第二乳磨牙形态相似于恒磨牙,第一乳磨牙相似于恒磨牙与双尖牙之间,比同名恒牙小、冠的近远中径大长度短、颈部明显缩窄、牙冠的近颈部有带状隆起,以第一乳磨牙颊侧尤为明显,咬合面小,合面颊舌径小,易磨耗,切嵴、牙尖、窝沟不如恒牙明显,窝沟宽径 <100nm ,牙刷易刷及窝沟底部,窝沟深度不等,类型为 P 、 U 、 V 、 I 、 IK 、 C 型 . ② . 各乳牙的牙体形态 .

③ . 乳恒牙的鉴别:磨耗度、色泽、形态、大小、排列 .

④ . 髓腔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外形一致,按与牙体的比例而言,乳牙髓腔比恒牙相对较大,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管孔大 ,前牙为单根管,很少见到下前牙为二个根管,上颌乳磨牙为 2 - 3 个根管, 2 个近中根管与 1 个远中根管,以远中跟管为大,下颌第二乳磨牙偶尔发现四个根管, 2 个近中, 2 个远中根管 .

2. 乳牙的釉、本质的组织结构特点及牙髓组织情况 .

乳牙釉质中矿物盐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羟磷灰石的结晶,乳牙釉质的化学反应性比恒牙活跃,表现为乳磨牙的釉质比恒牙易受脱钙剂的作用,也易受氧化剂的作用而强化牙质,年轻恒牙的化学性质类似乳牙,所以适量的氟可以用于龋病的预防,尤其对乳牙及年轻恒牙效果明显 .

3. 各乳牙根开始吸收期、乳牙牙根吸收活动期和稳定期 .

乳牙的牙根吸收呈间断性,有活动期及静止期,而静止期是临床上牙髓病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效的时期 .

乳牙龋病洞型制备

[ 操作前准备 ]

1. 病人准备:询问病史,调整椅位,检查口腔 .

2. 器械准备:手机、口腔检查盘、口镜、镊子、探针、挖匙、各种牙钻 . [ 制备步骤 ]

1. Ⅰ类洞型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

① . 用裂钻或圆钻从有龋点隙处进入,去除无基釉质,充分暴露龋蚀面 .

.

精品文档

② . 用挖匙去除软龋,注意挖匙用力方向不要向着髓顶;挖匙不能去除的龋蚀组织,侧壁可用裂钻去除,底壁较深处可用球钻低速去龋 .

③ . 制备洞型:用裂钻将洞壁磨直,操作时注意保持钻的深度,避免逐渐加深或变浅,用倒锥钻或裂钻修平洞底,注意避开髓角,如龋较深,可不强调底平 . ④ . 颊面或舌面窝沟龋累及合面时,则制成颊(舌)合复合洞 . ⑤ . 若邻壁过薄易折裂,则作Ⅱ类复合洞修复 . 2. Ⅱ类复合洞型制备方法和步骤:

① . 用裂钻或小圆钻进入龋洞,去除无基釉,暴露龋蚀面 . ② . 用挖匙去除软龋,用裂钻去除其他龋蚀组织 .

③ . 制备邻面洞型:用裂钻与牙体长轴平行,根据龈壁深度向颊舌方向磨开,将颊舌壁修整,使之和牙表面相交90度为宜;轴髓壁作倾斜状与牙髓保持一定的距离,龈壁厚度 0.5 - 1 mm 左右 .

④ . 制备鸠尾:用裂钻或倒锥钻从邻面约 1.5 ~ 2mm 深度向合面扩展,使合面成鸠尾形,鸠尾宽度为颊舌牙尖距离的 1/3 左右,髓壁与轴髓壁形成线角或圆钝状,用倒锥钻稍作倒凹固位,完成Ⅱ类复合洞型 .

⑤ . 如龋蚀较近合面时,可制成无台阶形复面洞,即没有轴壁,龈壁与鸠尾髓壁在同一平面 .

3. Ⅲ类复合洞制备方法和步骤:

① . 视龋蚀接近唇面或舌面不同,用裂钻从唇面或舌面进入,去除无基釉和龋蚀组织 .

② . 制备邻面洞型:用裂钻轻轻由切端向颈线方向摆动,使轴髓壁外形与牙面一致,切端壁与龈壁沿牙釉柱方向排列,微微向牙面敞开 .

③ . 用倒锥钻或裂钻沿舌面或唇面中线扩展完成鸠尾形,鸠尾不宜过大过深 .

FC 一次活髓切断术或戊二醛活髓切断术

[ 病例适应证选择 ] 乳牙深龋意外穿髓,牙髓炎早期局限于冠髓者 . [ 术前器材准备 ] 备消毒车针,口腔常用器械盘,充填雕刻器一套,橡皮障、夹或棉卷. [ 手术步骤 ]

1. 局部麻醉: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 .

2. 隔离手术区域:可选用橡皮障或棉卷隔湿 . 3. 消毒手术区域 .

4. 预备窝洞:去净洞壁龋质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