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基本知识

一、常用肥料品种及有效成分

1、氮肥:碳酸氢铵(含N17~18%);硫酸铵(含N 20~21%),尿素(含N 46%);硝酸铵(含N 33~35%);氯化铵(含N24~25%)。

2、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12~20%);重过磷酸钙(含P2O540~50%);磷酸一铵(含P2O556~60%);磷酸二铵(含P2O551~53%);钙镁磷(含P2O514~20%);三料磷肥(含P2O545~47%);磷矿粉(含P2O510~20%)。

3、钾肥:氯化钾(含K2O50~60%);硫酸钾(含K2O50%);硝酸钾(含K2O40%);钾镁肥(含K2O20~30%)。

4、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O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比含量。

复混肥料根据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浓度(总养分≥25%)、中浓度(总养分≥30%)和高浓度(总养分≥40%)复混肥。根据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 5、微量元素:硼砂(含硼11%);硼酸(含硼17%);硫酸锰(含锰26~28%);氧化锰(含锰41~68%);硫酸锌(含锌35%);七水硫酸锌(含锌23%);硫酸铜(含铜25%);钼酸铵(含钼54.3%);硫酸亚铁(含铁18%)。 6、生物肥料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类)、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类)、固氮蓝藻肥料等。 7、商品有机肥料

目前,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大致可分为精制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料3种类型。其中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主。 精制有机肥料。指经过工厂化生产,不含有特定肥料效应微生物的商品有机肥料,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大量营养元素养分为主。精制有机肥料作为一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料,是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肥料品种。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目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占主导地位,这与我国当前科学施肥所提倡的“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是相符的。

生物有机肥料 。指经过工厂化生产,含有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的商品有机肥料。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

微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突破,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8、农家肥(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中氮、磷、钾的用量,是指化学肥料 ,一般不包括施用农家肥料的数量 。但是,知晓施用农家肥能提供多少氮、磷、钾,作为选择配方时的参考,是很有必要的。现简要介绍如下:人粪尿含N0.5~0.8%、P2O50.2~0.4%、K2O0.2~0.3%;猪厩肥含N0.45%,P2O50.19%,K2O0.6%;马厩肥含N0.58%、P2O50.28%、K2O0.53%;牛厩肥含N0.34%、P2O50.16%、K2O0.4%;羊圈肥含N0.83%、P2O50.23%、K2O0.67%;堆肥含N0.4~0.5%、P2O50.18~0.26%、K2O0.45~0.7%;高温堆肥仿N1.05~2%、P2O50.3~0.82%、K2O0.47~2.53%;饼肥包括豆饼、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花生饼、芝麻饼等含 N1~7%、P2O50.3~3%、K2O1~2.5%

一般作物都要施用农家肥,它能提供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元素,培养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常用肥料的合理施用 氮肥

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挥发跑氮,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快,是旱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作追肥可用铵态氮肥或尿素 ,有些肥料对种子有毒害,如尿素、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等,不宜做种肥;硫酸铵等尽管可作种肥,但用量不宜过多,并且肥料与种子间最好有土壤隔离。在雨量偏少的干旱地区,硝态氮肥的淋失问题不突出,因此以施用硝态氮肥较合适,在多雨地区或降雨季节,以施用 铵态氮肥和尿素较好。 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深层施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作物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两种养分的利用效果,尤其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上,氮肥与钾肥配合使用,也能提高氮肥的效果。 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倒是用量,并且合理掌握底、追肥比例及施用时期,这要因具体作物而定,并与灌溉、耕作等农艺措施相结合。 磷肥

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小于5mg/kg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含 量在10~15mg/kg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含量大于15mg/kg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

掌握磷肥在作物的合理分配。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稻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

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钾肥

因土施用。由于目前钾肥资源紧缺,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一般 土壤速效钾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 ,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在80~120mg/kg时,暂不施钾。从土壤质地看,砂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钾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盐碱地不能施氯化钾。

因作物施用。施于喜钾作物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棉麻、烟等经济作物,以及禾谷类的玉米、杂交稻等。在多雨地区或具有灌溉条件,排水状况良好的地区大多数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钾,少数经济作物作物为改善品质,不宜施用氯化钾。根据农业生产对产品改善的要求及其用途决定钾肥的合理施用。此外,由于不同作物需钾量不同及根系的吸钾能力不同,作物对钾肥的反应程度也有差异,从多年钾肥应用的结果看,水稻、玉米、棉花、甘薯、油料作物上,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可达到11.7%~43.3%,小麦等其他作物则次之。

注意轮作施钾。在稻-稻轮作中,因早稻施有机肥多,晚稻一般不施有机肥,故钾肥应施在晚稻上。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钾肥应优先施在玉米上。 注意钾肥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对于烟草、糖类作物、果树应选用硫酸钾为好;对于纤维作物,氯化钾则比较适宜。由于硫酸钾成本偏高,在高效经济作物上可以选用硫酸钾;而对于一般的大田作物除少数对氯敏感的作物外,则宜用较便宜的氯化钾。 复混肥料

选择适宜的复混肥料品种。复混肥料的施用,要根据土壤的农化特性和作物的营养特点选用合适的肥料品种。如果施用的复混肥料,其品种特性与土壤条件和作物的营养习性不相适应时,轻者造成某种养分的浪费,重则可导致减产。 复混肥料与单质肥料配合使用。复混肥料的成分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甚至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不同要求,也难以满足不同养分在施肥技术上的不同要求。在施用复混肥料的同时,应针对复混肥的品种特性,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营养习性,配合施用单质化肥,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从而提高复混肥的经济效益。

根据复混肥特点,选择适宜的施用方式。复混肥料的品种较多,它们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在施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方能充分发挥肥效。

一般来讲,复合肥做种肥,其效果优于其他单质肥料,用磷酸铵等复合肥作种肥,再配合单质化肥作基肥、追肥,其效果往往比较好。磷酸二氢钾最好用作叶面喷施或浸种。含铵复合肥也可深施盖土,以减少损失。 微量元素肥料

根据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确定丰缺情况,做到缺素补素。

严格掌握用量,多数微量元素用量范围很窄,过量易造成毒害。

根据施用的微量元素和施用作物确定施用方法,一般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方法供选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