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
作者:黄巧兰
来源:《新教师》2012年第08期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也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农村的孩子怕写作文,老师也怕教作文。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的训练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学生一定会具有良好的表达力,作文教学的基本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有机地将读写训练落到实处呢?
一、从文题入手,提高审题能力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语文教材中的文题五彩纷呈,或新颖独特,或昭示了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路,或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体会它的内涵和作用。如教学《桥》这篇课文时,题目虽然只有一个字,却含义深刻、意味深长。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奥妙,我以“桥”为线索抛出几个问题: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当疯狂的洪水到来时,在这样一座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前,人们反应如何?在生死攸关之际老支书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也就可以真实感悟标题的含义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体会到标题与文章的内在联系,作文时那种文不对题的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也能更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好标题。 二、从文章的开头、结尾,感受巧妙结构之美
“豹头猪肚凤尾”是指一篇好文章的内容结构。好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寻味,可使文章的线索、思路顺利开展,既丰富了文采又增强了表达效果。文章的开头方式有很多,有开门见山、描写、倒叙、设问等。阅读教学中,可以比对各种不同开头的篇章,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学生去学习、借鉴和模仿的机会。长期坚持后,学生的“落笔开头难”的问题也不那么严重了。 好开头也要有好结尾,文章的结尾同样重要。好文章的结尾,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耐人寻味,打动读者。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有着不同风格的收尾方式,如自然式、总结式、照应式、余音缭绕式等。如《顶碗少年》的结尾给人言尽而意犹存的感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结束句中省略号蕴含的秘密,并要求学生把省略的内容写下来。学生通过思考不难体会这个省略号的内涵,而写省略的内容时不但训练了表达力,得到了坚持不懈才能胜利的人生哲理的启发,而且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如何让文章有个好收尾的意识。 三、从文章的脉络结构,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一篇文章仅有鲜明的主题,充实生动的材料还不算好文章,还应对所选材料合理布局。可见,要想写好文章,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学会布局谋篇,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材中的课文结构也各有特色。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在布局谋篇上狠下功夫,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结构特点,从中悟出不同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意义重大。像《狼牙山五壮士》等叙事性的文章,一般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交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了体现人物的品质特点,文章的重点是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通过教学此类文章,学生就懂得如何写叙事的文章了。其它写人、写景等文章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课文实例中习得规律,并运用于日常习作中。
当然有些文章的构思新颖、独特,无特定规律,当学生接触此类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比较欣赏不同特色的结构,从中体会别具一格的表达风格。如《彩色的翅膀》一文的开头写“那个宝岛的信号兵……却死抱着一个纸箱不放”。“他”为什么这么做?学生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制造悬念产生的文学魅力。此时便可引导学生自己往下读,从中找答案。在学生自己读懂原因后,问学生:“假如按正常的思维先写小岛的环境如何恶劣,再写小高怎样宝贝似地带着一箱蝴蝶回岛准备给花授粉的事,与课文的表达效果相比,你觉得哪种更吸引人?”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当学生达成共识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此时不要教师再作什么说明,学生对设置悬念的写法的好处早已了然于胸。
四、从文章的细节处,指导写具体,写真实
小学生习作内容不具体的根源在于缺乏细节描写,这是学生习作存在的通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精彩的细节描写。如《全神贯注》一文中对罗丹全神贯注的神情、动作的描写特别传神。教学时,可抓住文中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语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会作者如何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肖像的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对于教材中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也应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如何写具体的。通过每篇文章细节描写的指导和关注,让学生明白不管写人、写景或状物,为了突出写作对象某个方面的特点,一定要让文中的人或物现身说法,习作者不能用自己的话天花乱坠地替代,那样既无法写具体,也不够真实。 五、从文章的精彩处,指导理解和背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古人的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语言的习得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在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对接触到的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或段篇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然后再要求熟记在心,成为自己语言资料的“库存”。
六、从文章的读写训练点入手,实现表达方法的迁移
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每一组词串都是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都能为习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因此,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品味,并实现“写”的迁移。例如,教学《匆匆》一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的排比句式“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从我脚边飞去了”。在引导学生理解这组排比句中作者的心情之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并且也学着写写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受的排比句,这样,既唤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