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复习

一,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是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其中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环境污染物。 二,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长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就是环境干扰。

区别:环境干扰的治理很快,只要停止排出能量,干扰就会立即消失。相反环境污染形成和治理过程都较漫长。 三,环境问题发展的特征

1.全球性2.两极性3.长期性4.复杂性5.解决的一致性

四,环境规划的概念(必考)

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与空间的合理安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

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规划基本原则(必考)

1 以生态理论和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原则

3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4 实事求是,恰当的确定目标要求 5 坚持以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6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7 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六,环境规划的类型

(1)按规划的层次划分:区域宏观环境规划、区域专项环境规划以及宏观环境规划。(2)按照环境组成要素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3)按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划分按性质规划: 经济制约型规划、协调型的环境规划以及制约型的环境规划

七,环境规划的作用(必考,4分) (1)环境规划是试试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

手段。

(2)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3)环境规划是各级政府和保护部门,开

2.公平性原则 3.持续性原则

4.目标多元化下新的价值观 5.共同性原则

展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6.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性 (4)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八,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历程及趋势 (1)起始阶段1973-1982 (2)开拓发展阶段1983-1992

开拓前进阶段(1983-1989年4月) 以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为中心,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1989 -1992)

(3)转变发展战略,提高创新阶段1993年至今。

九,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坚持两个基本观点:1.应该坚持以人类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但却不应该以耗竭资源,污染资源,破坏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2.要坚持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发展与消费时,不

要占有地球的有限资源,污染生命维持系统,并且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

7.摒弃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和自然观念 十一,生态位

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十二,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

定义:是以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该理论指出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

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

3.复合生态系统的控制控制论原理 十三,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容量: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系统在

一定的环境目标下对外加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

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环境功能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或者说是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 关系:环境容量是以一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反映环境质量的“量变”特征,而承载力是以环境容量和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反应环境质量的“质变”特征。 十四,环境容载力

1.概念:自然环境系统在一定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的支持下对人类活动所提供的最大的容纳程度和最大的支撑阀值。(,环境容载力是指自然环境在一定纳污 条件下所支撑的社会经济的最大发展能力 ) 2.作用:是联系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与生态环境的枢纽与中介,它能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 3.功能:服务功能,制约功能,净化功能,调节功能,输送功能,维护功能,效益功能。十五,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减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

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十六,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循环经济依赖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3R原则必不可少)。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原则,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原则,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原则,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十七,生态工业建设的内涵 1.废物资源化

2.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和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

3.工业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 4.非碳能源 5.建立生态工业 十八,工业生态学概念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以提高工业过程中原料使用率、 降低废物排放率为目的,研究工业系统及其与环境 直接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

十九,环境评价有哪些及各自的概念(必考) 1.环境污染评价:是在查明区域内污染物排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