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科学教案
Xxx学校 执教者:xxx
20xx年2月8日
第一单元 植物
一、单元概述
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实际上,第二单元动物的核心概念,仍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体的概念,两者是一致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的。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其余的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科书将把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如特定的环境,一定的阳光和水分。
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研究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高对植物基本需要和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植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意识。
1
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我看到了什么 1课时 校园的树木 1课时 大树和小草 1课时 水生植物 1课时 植物的叶 2课时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课时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1课时 五、单元教学措施
第1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
第2课至第4课,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学生通过画维恩图分析这些特点,将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具有相同特征的认识。这几课,还将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
第5~6课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
第7课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较快较明显;有些变化较慢,一下子难以观察到,但在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里,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课要求学生作长期的观察记录,是对学生毅力的培养。
第8课主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他们对植物生命体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采用比较和填写维恩图的方式进行。 六、教学准备
水葫芦、金鱼藻、狗尾草、多种植物的叶、放大镜、塑料尺、蜡笔、水槽。
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