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

答案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3.夸张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请对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4.借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诗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5.双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请对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表达了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答题建模】

【迁移拓展】

请填写下表,把握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 比喻 内涵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做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夸张 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 比拟 双关 答案 使语言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使描绘的事物更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 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 解析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 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g):快乐。 这首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明技巧)②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释运用)③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析作用) 2.(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 答案 ①比拟、排比。(明技巧)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释运用)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析作用)③“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释运用)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析作用)

突破二 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试作简析。

答案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寓情于景。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思路导引】

1.直接抒情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表达效果? 答:

答案 直接抒情。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2.间接抒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这首诗歌景和情的关系如何?请加以简析。 答:

答案 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3.白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诗歌运用了白描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4.细节描写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答:

答案 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正侧结合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对诗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前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后两句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答题建模】

【迁移拓展】

请填写下表,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各种表达方式。

记叙 记述事情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往往包含着时间、地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