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37 中国地理概况

限时规范训练37 中国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九江一中模拟)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解析:该山地无论东坡还是西坡年降水量都大于1 000 mm,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断最可能是位于亚热带的雪峰山。

答案:D

2.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 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 C.东西坡降水量800 m附近差异最大 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

解析: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故同一高度东坡年降水量大于西坡,则图中虚线为东坡年降水量线,实线为西坡年降水量线。过纵坐标轴800 m处作一条水平线,交两条年降水量线上两点,再过两点作垂线交横轴两点,此两点的年降水量差值在各高度中最大,故C正确。

1

答案:C

(2018·衡阳模拟)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明显的夏汛 C.有凌汛现象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D.水能丰富

解析:形成“地上河”的河段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故水能资源不丰富。

答案:D

4.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该处农业生产主要引黄河水灌溉,则水由黄河流向农田,故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积。

答案:A

(2018·甘肃景泰一中模拟)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

5.关于图中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个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解析:根据图中轮廓可知,甲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乙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区矿产资源都比较缺乏;甲图中有沪宁杭工业基地,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乙图中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的轻工业基地。

答案:D

6.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 A.水产养殖业 C.甜菜种植业

B.甘蔗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解析:图中两个区域都位于沿海地区,利用沿海的优势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合种植;我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新疆,图示两个区域都不适合甜菜的种植;造纸和化工都对水有污染,不适合在沿海地区发展。

答案:A

(2018·郑州模拟)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的大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读1999~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平均复种指数图,回答下面三题。

3

7.①地是( )

A.东北区 B.甘新区 C.华中区 D.西南区 解析:东北地区受水热条件限制,一年一熟。 答案:A

8.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海拔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复种指数高。 答案:A

9.华南区复种指数比黄淮海区低,其原因可能是( ) A.水源短缺 C.经济水平高

B.旱涝灾害频繁 D.科技水平高

解析:华南地区一般包含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从区域范围看,华南区的经济发达,工业和城市化水平高,所占耕地面积较多,影响到农业生产面积。

答案:C

(2018·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

10.该铁路干线可能穿过的城市( ) A.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B.北京—太原—西宁—拉萨 C.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解析:沿线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该线路应在东部季风区,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增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由北方穿越到南方,故D项正确。

答案:D

11.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①地春季的融雪泥石流 C.③地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B.②地夏秋季节的风暴潮 D.④地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解析:根据图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可确定①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平原地区一般不会受泥石流的影响,A项错误;风暴潮为台风带来的,②位于华北地区,受台风影响很少,因此B项错误;③地位于我国华中地区,夏秋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C项正确;④地位于南岭以南地区,冬春季节不会发生沙尘暴,D项错误。

答案:C

二、综合题(46分)

12.(2018·贵阳检测)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说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气温的变化特点。(4分) (2)丙地、丁地何处年降水量较多?并说明原因。(6分) (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首先从图中找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所穿越的等温线,然后描述气温变化特点即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