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一、基本概念
精基准 粗基准 辅助基准
统一基准 经济精度 加工余量 工序余量 时间定额
二、问题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2、为什么要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哪些作用? 3、什么是工序、工步、走刀、工位?他们有何关系? 4、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5、审查零件加工工艺性的目的是什么?
6、何谓加工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7、什么叫做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反复加工、自为基准?解释其意义。 8、工序余量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9、哪几种工艺尺寸需要用工艺尺寸链理论解算?什么样的工艺尺寸计算则不用? 10、零件的毛坯有哪几种?选用时应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11、何谓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12、提高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13、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有何区别?
14、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经济性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三、习题
1、两个小零件如下图所示,试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并选择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2、成批生产某型号车床,其开合螺母外壳下半部零件图如下图所示。试制订开合螺母外壳下半部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机械制造工艺学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3、如图所示零件,其主要加工工艺过程如下:(1)精车外圆至φ25.30?0.084;(2)铣键槽;(3)渗碳淬火HRC56~62;(4) 磨外圆至φ250?0.014。 加工完毕要求保证键槽深度40?0.14。设精车外圆与磨外圆同轴度误差为零。试求:铣键槽时用深度尺以上母线为测量基准的测量尺寸A。
4、如右图所示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圆及各面,现在须铣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26±0.2,求试切调刀的度量尺寸A。若尺寸20±0.1改为 20±0.2,尺寸A 如何变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5、某零件的有关尺寸如图7-3所示,b、c、d为工艺过程的最后三个工序,工序c钻孔时工序基准的选择可以有图c所示三种方案, 试分别求尺寸H1±Δ1、 H2±Δ2和H3±Δ3。
2
机械制造工艺学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6、有一带键槽的孔,设计尺寸如图7-4a所示。该零件有淬火要求,因此有以下工序安排:(1)镗内孔(图b);(2)插键槽(图c);(3)渗碳淬火HRC56~62;(4) 磨内圆(图c)。计算插键槽L应是多少? 7、轴类零件轴向尺寸加工的相关工序如下图所示,试校核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怎样改正?
8、工件用一面双销定位。按先面后孔原则,箱体零件加工顺序如下图(b)、图(c)所示,图(a)为加工要求。问镗孔工序的调刀尺寸L应该是多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