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配套K12教育资料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伶官传序 一、课题导入

伶是——乐工,伶官是——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乐工在古代的身份是非常低微的,欧阳修为什么要给这些地位低微的人既作传又作序呢?这些地位低微的人到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欧阳修又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见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围绕中心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三、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自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准确 2、检查字音 3、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检查文言现象

师:其他同学在认真聆听时,要做一些记录 检查完,1分钟时间进行整理 四、合作学习 第一段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1、这是一篇史论文,前面我们学习过《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1

朗读第一段,思考: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找生翻译

2、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呢? 明确: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的认为人的命运是上天主宰的,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作者没有否定这种传统的说法,但是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3、作者依据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

明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找生翻译 第二三段

1、接下来默读二、三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庄宗做一个简单的履历表。 明确:

90823接受三矢 继父遗志 91227函梁君臣之首 92338系燕父子以组 9264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3年时间

3、作者认为庄宗“盛”的原因是什么,“衰”的原因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又是什么? 明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追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一个什么问句?侧 2

重点在于?———人事,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是? 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找生翻译 4、“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 明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等到庄宗即将灭国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那种场面的? 明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指导朗读

师:能不能通过朗读来体会庄宗的极盛和极衰? 1生读——1生评价并示范朗读

师评价并指导朗读:得天下时要有气势,语速要快一点,读失天下时的衰颓时,语速要慢一点,从语调上说,读得天下时要豪壮一点,失天下时要哀婉、凄惨一点。 再找1生读

配套K12教育资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