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一、选择题

1、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B )。

A.熔渣 B. 补缩 C. 结构需要 D.防沙粒进入

2、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D )。

A.冲击 B.多次冲击 C.交变载荷 D.静态力 3、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 A )。

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B.塑性和韧性

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 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 4、最常用的淬火剂是( A )。

A.水 B.油 C.空气 D.氨气

5、球化退火前有网状渗碳体的钢件,在球化退火前先进行( B )。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6、合金钢要充分显示出良好的特性,必须进行( D )。 A.渗氮 B.渗碳 C.加工硬化 D. 热处理 7、在我国低合金高强度钢主要加入的元素为( A )。 A.锰 B.硅 C.钛 D. 铬 8、下列没有分型面的造型是( D )。

A.整体模造型 B.分开模造型 C.三箱造型 D.熔模造型

9、拉深是 ( B ) 工序。

A.自由锻造 B.成形 C.分离 D. 模锻 10、焊条E4303中43表示( D )。 A.焊条直径 B.焊条长度 C.直流焊条 D.熔敷金属抗拉程度

1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 )。

A、强度和塑性 B、强度和硬度 C、强度和韧性 D、塑性和韧性 12、共析钢的含碳量为(A )。

A、Wc=0.77% B、Wc>0.77% C、Wc<0.77% D、Wc=2.11% 13、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D )。

A、淬火 B、正火 C、退火 D、调质 14、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渗氮法。它是在渗氮罐中进行加热时,不断通入(B )介质。

A、氮气 B、氨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5、45钢是( B ) 。

A、碳素结构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1

C、碳素工具钢 D、优质碳素工具钢 16、机床的床身一般选 (C )。

A 、焊接 B 、 锻造 C 、铸造 D 、冲压 17、空气锤的动力是 (B ) 。

A 、空气 B、电动机 C 、活塞 D、 曲轴连杆机构 18、在终锻温度以下继续锻造,工件易 ( D ) 。

A、弯曲 B、 变形 C 、热裂 D、 锻裂 19、下列符合焊接特点的是 ( C ) 。

A、设备复杂 B、成本高 C、可焊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 D、焊缝密封性差

20、对于车单线螺纹,工件旋转一周,车刀必须移动(A )螺距。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n个 21、车削的切削用量是指(C )。

A.主轴每分钟转数、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B.材料的切除率即单位时间里所切除材料的体积; C.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D.切削厚度、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和走刀次数。 22、齿轮常用的材料为(B )。

A .08F B .45钢 C. 65Mn D.9SiCr 23、用刚性夹持法来减小焊接件的变形,只适用于焊接(B )。

A.铸铁 B.低碳钢 C.工具钢 D.高碳钢。 24、过共折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A )。

A.Ac1+30~50℃ B .Ac3+30~50℃ C.Accm以上 D.A3以上 25、为提高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 B )处理。 A .完全退火 B .正火 C .球化退火 D.淬火 26、YG15硬质合金刀具常用于切削( C )材料。

A .不锈钢 B.耐热钢 C.铸铁 D.一般钢材 27、精车铸铁工件时一般(A )。

A.不用切削液或用煤油; B.用低浓度乳化液; C.用切削油; D.用高浓度乳化液。 28、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弯曲变形,所用右偏刀的主偏角常为(D )。 A .45° B.60° C.75° D .90°

29、我国劳动人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其中含锡0.9g,此青铜中铜与锡的质量比是(C )。 A.9∶2 B.9∶1 C.8∶1 D.4∶1

2

30、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的方法生产同一个零件毛坯,一般是(A )。 A.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高; B.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差; C.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高; D.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差。

二、判断题

1、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碳质量分数的高低。( √)

2、成形磨削和精磨时,应选用较硬的砂轮。(√ ) 3、主偏角的增大有助于延长刀具的使用时间。(× )

4、采用电火花机床加工时,浸入工作液中的工件与工具电极间必须保持放电间隙。 ( √ )

5、在一块硬质合金上加工出一条宽为0.2mm的窄缝常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 )

6、与车削螺纹相比,由于铣削螺纹的精度和生产率均比较低,所以螺纹的铣削不如车削应用广泛。(× )

7、正火与退火比较,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因而具有生产周期短,节约能源,成本低等优点;当采用正火和退火均可以满足要求时,应该优先选用正火。( √ )

8、弯曲模的角度必须与冲压弯曲件的弯曲角度相同。( × ) 9、变形铝合金都不能用热处理强化。( × ) 10、所有的金属都能进行氧-乙炔火焰切割。( × ) 11、合金的熔点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

12、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所以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 )

13、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是10%。(× ) 14、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的高低。(√ )

15、大部分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的淬透性比非合金钢好。(√ ) 16、工业纯铝中杂质含量越高,其导电性、耐腐蚀性及塑性越低。( √ ) 17、碳素钢中只含有铁和碳两种元素,不含任何杂质元素。( × ) 18、零件工作时的切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 19、主运动可为旋转运动,也可为直线运动。(√ ) 20、钎焊时的温度都在450℃以下。( × )

21、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 )

22、铸铁件因生产方法简单、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等都好,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

23、焊接结构工艺性一般包括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置、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 )

3

24、设计板料弯曲模时,必须考虑弯曲件的回弹问题。(√ )

25、正火和退火一样都是只用作预先热处理,而不能作为最终热处理。( × )

26、材料只要是加热后再进行变形就称为热变形,不加热时变形就是冷变形。(× )

27、研磨孔可以提高孔与其他相关表面的位置精度。(× ) 28、安装普通螺纹车刀时,只要使车刀刀尖角的平分线与螺纹轴线垂直,即可保证车削时获得正确的牙形。(× )

29、回火对钢性能的影响,一般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 )

30、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

三、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使用性能,反映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工艺性能,反映材料在加 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2.晶体的缺陷主要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纯铁的熔点是1538℃。

4.通常用表面热处理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热处理来强化钢的表面层。 5.球墨铸铁是指铁液在浇注前经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 6.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 7.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8.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

9. 机械零件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 冲压件和型材等。

10.按所用气体的不同,气体保护电弧焊有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

11、通常把切削速度 、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使用性能,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工艺性能,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1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所占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_置换固溶体两种。

14.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6.69%。 15.纯铁的熔点是1538℃。

16.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17.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防锈铝、硬铝、超硬铝 、锻铝 。

4

18.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砂型铸造 和特种铸造两类.

19.按锻造的加工方式不同,锻造可分为 自由锻、模锻、胎模锻 等 20.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中性焰、氧化焰 和碳化焰 21.C6132是车床,32表示最大车削直径为320mm。

22.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会产生积屑瘤,积屑瘤的产生对精加工不利,但对粗加工有一定好处。

23.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 24.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25.合金的结晶范围愈窄,其流动性愈好。因此,在选择铸造合金时,应尽量选择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26.金属的锻造性能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

27.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28.切屑的形状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和崩碎三类。 29.HT300是灰铸铁铸铁,其石墨形状是片状。

30.金属的结晶过程由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并且这两个基本

是同时进行的。

四、名词解释

1.金属塑性加工:利用金属的塑性,使其改变形状、尺寸和改善性能,获得型材、棒材、板材、线材或锻压件的加工方法。

2.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加工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3.组织: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叫作显微组织。

4.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

5.相图: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成分、温度和组织之间关系的图形。 6.特种加工: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以实现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

7.刀具的耐用度:刀具两次刃磨中间的实际切削时间。

8.手工电弧焊: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9.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加工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10.不锈钢:能抵抗大气腐蚀或能抵抗酸、碱、盐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 1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12.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3.模锻: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因而锻造终了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