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讲师选拔及培养方案

公司内部讲师评审及培养方案 写在前面

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在中国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中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内部讲师在企业人才培养和知识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牌的,知名的外部讲师高瞻远瞩,目及千里,频频到企业内部授课,可是企业骤然发现,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太多的\球迷\而非是\专业运动员\,如何让企业内部的案例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播点,有效地传递给所有员工,解决之道自然而然指向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凯洛格跟踪世界数十家著名企业大学和内部培养体系发现,成熟的企业培养体系,有60%-70%的讲师资源来自于内部,如GE、GM、3M等,这些讲师来自企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将散落在企业内部的\珍珠\进行串引、打磨,以内部课程的形式讲授传递,形成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

随着内部讲师队伍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才是企业坚实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内部讲师站在公司内部的舞台上的时候,公司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引擎,梳理知识、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人才培养螺旋\开始高效运转的带动公司更加高速的发展。

方案正文

为推动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效传承企业相关的技术和知识,特开展内部讲师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工作。内部讲师体系作为公司内部知识管理的载体,既有助于将知识沉淀和转化,又有助于将知识传播和分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内部讲师队伍,对其进行正规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

内部讲师建设与培养关键的三大工程:

? 内部讲师的选拔:设定标准和规范循环选拔的模式 ? 内部讲师的培养:成长路径和培养方式 ? 内部讲师的使用、管理和有效激励

方案整体思路 选拔 一、基本流程 二、原则 三、报名条件及要求 四、选拔形式 附件:《课程体系》 《内部讲师申报表一、二》 《评审标准》 培养 使用、管理和激励 附录 一、自研课程规定 二、评审委员会 一、内部讲师核心能力素质模型 一、使用 二、成长路径 三、培养方式 附件:《讲师等级标准—根据素质模型》 《晋级条件》 二、管理 1、档案管理 2、学习与活动管理 3、保密管理 三、有效激励 附件:《讲课津贴发放标准》 附件:《自研课程审核标准》

【内部讲师的评审与选拔】

一、内部讲师的评审与选拔流程

评审方案 发文通知 成立评审委员会 颁发聘书及公示 组织报名 组织评委审核报名材料 组织现场评审

二、内部讲师的选拔原则

1、内部讲师可覆盖各个专业领域(销售、技术、内部管理等??) 2、内部讲师可覆盖各个层级(中高层、基层、普通员工)

3、内部讲师所讲课题要契合公司发展,除内部积累的经典课题外,鼓励创新鼓励引进 三、内部讲师的申报条件

1、大专以上学历,在公司工作半年以上

2、在公司管理、业务管理、专业知识等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在擅长的领域有所研究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4、有意愿和精力投入培训工作中

5、愿意分享自己掌握的新资讯、新知识、新技能,愿意奉献自己的工作心得与经验 6、高层管理人员自动纳入内部讲师队伍 四、内部讲师的申报方式及要求

1、人力资源部预选设定课程体系及具体课题范围(如表四-1),在此范围内有授课经验或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员可填写“内部讲师申报表一”提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报名

表四-1 课程体系

序号 1 2 3 4 课程体系 职业化素养知识 通用管理 专业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要求 与公司发展匹配,公司经营所需 公司匹配的基础管理 公司所需,具有推广意义 公司所需,具有推广意义 相关课题 职业礼仪、会议技巧、时间管理、沟通技巧 压力与情绪管理等 领导力、分权与授权、项目管理、目标与计划管理 非人管理、非财管理、6S、精益生产、医药销售管理等 GMP、OFFICE办公、生产排程、工艺规范、网络使用技能、公文写作技巧等 培养与管理 确定内部讲师名单 特别说明:符合课程体系的工作经验分享也被纳入申报范围,鼓励具备优秀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分享其工作技巧与经验

2、有原创的专业知识课题,并有意向与他人进行分享的,可填写“内部讲师申报表二”提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报名

3、申报人员所申报的课程需制作成PPT格式(模板统一由人力资源部制作),核心内容不少于10张,内容必须体现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大纲)、课程学习目标及评估方案等

4、课程资料需在提交报名表后两周内提交,否则视为申报无效 五、内部讲师的选拔形式:

1、人力资源部会同评审委员会进行申报课题及申报人员条件的筛选(即初选)

2、课题不符合规定的或申报条件不够的直接筛掉,并给予申报人回复,但为公司所用的课题进行保留 3、人员条件及申报课题均符合规定的人员参与选拔(即终选)

4、选拔通过集中评审进行,申报人进行20分钟课程试讲,评审员根据标准(如表五-3)评分

表五-3

评审项目 课程目标的明确程度 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培训课程 内容设计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教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评估方案的有效性 授课方式 授课能力 课程的熟悉程度 语言组织与运用 课件制作 配套资料 总成绩 评审意见:请在最终评审后打“√”。

胜任内部讲师( ) 不胜任内部讲师( ) 尚需考察( )

学员教材 试题 评分情况 最高分值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5 实际评分 评审员签字:

4、评审员全部评价“胜任”且平均成绩达到80分者,被选入内部讲师队伍,成为初级讲师 5、同一方向或相似内容的课程,同时入选,则再进行一次具体成绩的比对,择优录取

6、终选落选的课程将被保留,与初选的保留课题进行汇总分类,由公司指派专人进行讲授,被指派的人员有义务熟悉该课题、组织备课并参与评审—即补充选拔

7、补充选拔入选者纳入内部讲师队伍,成为初级讲师,同时奖励补充选拔课程的原创人(建议50元)。补充选拔落选,则课程仍被保留待有合适人选后再进行选拔 8、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初级讲师的集中评审工作,时间定于每年3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