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难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

教材整理1 工作重点的转移 1.会议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总方针:实行改革开放。

①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②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③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等。

④实行对外开放。 3.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始了从“以阶段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教材整理2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

(1)原因

①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②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2)措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 (3)过程

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 ③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④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⑤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93%。 (4)意义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2)内容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③管理体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3)结果

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课中思考] 1.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原因:改革前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主要内容: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

2

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材整理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①背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②设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概况: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对外开放格局

(1)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轻巧识记] 对外开放的格局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