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写作形考答案3

主观题 共7题(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

第1题. 请简述请柬的写作方式。

答:

(1)在封面上写“请柬”(请贴)二字.

(2)抬头写被邀请者(个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

(3)交待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晚会、过生日等;交待举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是请看戏或其它表演还应将入场券附上.

(4)结尾.如“致以——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等. (5)署明邀请者(个人、单位)的名称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第2题. 结合实例,谈谈合同的写作要求(注意事项)

答:

1 内容要具体,条款要周详合同是具有约束力的文书,拟稿必须内容具体,条款清楚、周详,以便于各方履行。

2.表达要清晰、分明、简洁、准确合同的表述主要采取说明法,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出若干条款,逐条逐款地加以说明,务求清晰、分明。语言要简洁、准确,语气要肯定,防止因语意含混引起歧义。

3 文面要规范书写要按照合同的文面格式,同时要段落分明,标点准确,‘多迹清楚。表示货款、物品的数目字要用大写汉字。

4,拟稿和书写要严肃认真合同一经签订,不得随意修改或涂抹,日出现差错或遗漏,要在协约各方一致同意下,在儿份合同上同时修改、补正,并在修补处加盖协约各方的印章

第3题. 慰问信正文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标题:可写成\慰问信\、“写给XXX的慰问信”或者\致xxxx的慰问信\。 2.称谓:(空两格)称谓应表示尊敬。 3.正文部分:

(1)简要文字讲述原因、背景,提起下文; (2)较全面具体地叙述事实、表示慰问或学习;

(3)结合形势提出希望,表示共同的愿望和决心,以勉励的话结束全文。 4.署名和署时:一般写在右下角先写姓名,在姓名下写日期。

第4题. 请简单介绍证明信的格式。

1标题:\证明\或\有关XX问题的证明\。

2称谓:另起一行写上单位名称,之后加冒号。

3正文:被证明的事实。 4结尾一般写\特此证明\。

5出具证明的单位署名、日期,加盖公章。

第5题. 撰写民事起诉状的事实和理由应注意哪些问题?

(1)标题。单列一行在正中写“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2)诉讼参与人身份等基本情况。如原告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原告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需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以及与原告的关系。原告如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原告写单位名称、地址。次一行写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法定代表人应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原告不论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托代理人的,在原告的下一项还要写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与原告的关系。被告栏的事项与写法与原告栏的事项和写法相同。

(3)诉讼请求。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原告一方要求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如要求损害赔偿、债务清偿、履行合同、产权归还等。诉讼请求应写得明确、具体、简明扼要。 (4)事实和理由。这一部分是民事诉状的 正文和核心部分,是请求人民法院裁决当事人之间权益纠纷和争议的重要根据。一般是先写事实,后写理由。事实部分,主要是写明被告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或当事人双方权益争执的具体内容,以及被告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发生争执的时间、地点、原因、情节和事实经过都应具体写明,其中,应着重写清楚被告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实质性分歧。事实写清楚以后,提供充分的人证、物证、书证及其它足以证明原告起诉有理的证据。理由部分,就是根据事实和证据,写明认定被告侵权或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写明提出请求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但必须注意援引法律应准确、适当。

(5)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可以这样写:“为此,特向你院起诉,请依法判决!此致××××人民法院”。 (6)具状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提交诉状的年月日。

(7)附项。应依次写明本诉状副本的份数;书证、物证的名称、件数;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年 月 日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

第6题. 查问文献主要有哪些检索方法?

①直接法,②顺查法,③倒查法,④抽查法,⑤追溯法,⑥循环法。 ①直接法

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②顺查法

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查找。 ③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④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⑤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⑥循环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