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 (1)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你们好!

我是xx的妈妈。首先感谢学校老师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们大家能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

xx转到咱们班以来,我发现他一天天地变得更加自信、开朗,这么小的孩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是与各位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息息相关的。特别是老师们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使他不仅得到了书本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在此我向学校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身心健康最重要

所谓身心健康,除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也就是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性格。我认为,男孩子的培养最主要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勇敢坚强、有包容心、不怕困难、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此,从小到大,xx学习轮滑、跆拳道摔倒或是累了,我对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你是男子汉,你要勇敢,坚持就是胜利!而且我一直试图通过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要让孩子知道长辈病了嘘寒问暖,尊敬师长。

二、是多注意细节。

我经常这样想,其实孩子还小,会背多少古诗啊,会唱多少歌啊,认识多少字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所养成的习惯,只有好习惯,才是受用一生的。我们有句古话叫“三岁定终生”,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很多习惯已经在生活的细节中养成了,长大之后再

想要改,已经很难很难了。比如说,在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经历的一件事——摔跤。曾经见过一个很夸张的家长,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应该是我们家xx14个月多一些的时候的事,那时候我们刚学会走路,很喜欢自己跑来跑去,我们常带他去广场玩,我们家人带孩子一般都会跟在离孩子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至少他摔倒了大人是扶不住的。然后xx就摔跤了。这时候旁边有一个家长用很讶异地,很责怪的语气对我们说:“你们怎么那么奇怪的,都不把孩子看住的。”我被他说得很莫名其妙,然后就问他,“你们是怎么看孩子的啊!”然后他就很得意地告诉我们:“我们是看得很牢的,我们家孩子从来都没有摔跤过!”后来从他口中得知,原来他的孩子从未离开他超过一米的范围。是啊,他真的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殊不知,他的疼爱,其实早已经成为了溺爱。孩子学走路,摔跤是一件很自然,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事,甚至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事,我们的人生一路走来,谁没有个摔跤、摔跟头,失败,沮丧的时候呢?为什么孩子不可以有?摔跤、挫折,是孩子一生中必经的,是能锻炼孩子的意志的,我们做家长的不需要,也不应该人为的去抹灭它。

当然,像刚才我提到的那个家长那样如此溺爱孩子的人并不多,但是,有一个做法却是我们家长,特别是老一辈的人经常做的。每当孩子摔倒之后,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甚至有一些还踩一踩或者拍一拍地板,以此来安慰孩子,让他们不要哭,这些做法,我觉得都是不对的。孩子摔倒,痛,是自然的,但是不是一定会痛得大哭不止呢?其实不是的,小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很会察言观色,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哭是哭给家长看的,他们会观察家长的反应,如果你把这件事看得很严重,他们自然会一直哭,你越

哄,也许会越哭,如果有些家长没办法,只能够踩踩地板,打打地板,以此让孩子心里好过一点,哄他们不哭。但是这种方法,久而久之,会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摔跤,不是自己不小心的错,而是其他外在的原因的错。那么他以后对待人生中的其他事件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错?

这样一个细节,家长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效果都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家xx经常摔跤,一开始我们也很心痛,但我们都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然后告诉他,你摔跤是因为自己不小心,下次走路要小心一点,然后当他爬起来之后就夸夸他,你很棒,自己能爬起来。所以我们家xx摔跤了很少哭,除非真的摔得很痛,要哭几声,不过也就是哭几声,很快又跑来跑去去玩了。

这样的细节其实很多很多。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很多家长都说,我们家小孩很小气,好东西都不跟大家分享。其实这都不是孩子的错。很多家长应该都很熟悉这样一个细节。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在吃东西,大人总喜欢这样逗他,把你的东西让我咬一口好不好啊?一般孩子最初的时候都会把东西拿过来让你咬,但是绝大多数的大人都不会真的跟孩子去抢东西,就又还给他自己吃。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独自占有自己的东西。大一些之后,你再向他要东西吃,有些孩子干脆就不给了,有些孩子还是会给,但是当你真的把他的东西吃了,他就开始哭,因为在他的意识里,他给你,你是会还给他的,不会真的拿去吃掉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为了我们口中的自私、小气。其实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家xx小的时候,他在吃东西,我也会凑过去,不同的是,当他把东西递给我的时候,我直接就一口咬过来吃。为了这个,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