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2.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3.《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5.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有关KCl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6种元素 B.属于混合物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64

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实验目的 区别蚕丝与棉线 实验操作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鉴别H2SO4溶液和NaOH溶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液 现象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20%的盐酸 充分搅拌 D.D

A.A

B.B C.C

9.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C.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10.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土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