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课程名称: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课程编码:7097501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The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的要求,较为全面的掌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和发展的理论方法,包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历史街区、历史城镇的保护更新措施,了解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趋势,认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掌握基本的操作要求。

2. 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讲:概论

掌握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二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

掌握西方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历史分期和理论要点,理解各阶段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了解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要求。

第三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掌握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登陆标准和申报、审查和批准程序,掌握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特点。

第四讲: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念,掌握历史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原则,了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第五讲: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掌握历史街区的概念和范围,理解历史街区的价值和面临的问题,掌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的程序和原则,了解保护更新规划编制的技术手段。

第六讲: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更新

掌握历史城镇的类型、历史城镇保护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历史城镇保护的原则和方

法,了解历史城镇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的技术手段。

第七讲: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理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阶段,掌握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体系和特点,理解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名称保护的内容和原则。

第八讲:总结

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问题。 3.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前修课程:建筑史、城市发展史 后续课程:无

4.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参考文献阅读,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撰写课程论文,并增设随堂讨论。

5.课程各篇章(节)学时分配 章 节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内 容 概论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更新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总结 合 计 总课时 2 2 2 6 6 6 4 4 32 讲授课时 2 2 2 4 4 4 4 2 24 实践课时 0 0 0 2 2 2 0 2 8 6.本课程在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外主要进行理论书籍的阅读和案例调研工作,并选择研究案例完成调研报告。课内外学时比为2:1。

7.本课程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课堂教学:采用电子幻灯片、多媒体影音设备、计算机等多种工具进行课程讲授。 8.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薛林平. 建筑遗产保护概论.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参考书:

1. 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 周俭,张恺. 在城市上建造城市.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张玫英,董卫译.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 建筑保护史. 郭旃译. 中华书局,2011.

6. 邵甬. 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7. (美)安东尼·滕. 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历史大都会的毁灭与重建. 北京:侵华大学出版社,2014.

8. 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 当代保护理论. 张鹏等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9. (美)威廉?J.穆尔塔夫. 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 谢靖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9.本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本课程为考查课,不安排期末考试,课程完成后需上交一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成绩为百分制。

大 纲 编 撰 人:王 卉 大 纲 审 阅 人:王 雷 系 负 责 人: 商振东 学 院 负 责 人:白传栋 修 订 日 期: 2017年2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