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报告
1953年,中国制了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五年规划,一方面是关于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研究并推动制药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内诸多“变与不变”的形势和情况,以及诸多“新与不新”的矛盾与问题之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了我国五年(2011年—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一、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主题具体突出了“富民”,必须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①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②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就业工作经费中,长期没有安排用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经费;政策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创业的需要等。③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④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严重影响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⑤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学校的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促使有业不就状况的增加等。
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要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创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适应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者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组织构架。大学生需要明确就业目的和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建立完善的 “预备就业”机制,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就业应由 “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等。
二、“十二五”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
问题,①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很多小规模的煤厂、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会被关停,将加重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服装、玩具、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一个较大挑战。 ③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缩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外资金融部门的进入会挤占国内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从而缩减国内金融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外资金融部门的经营效率较高,它们进入国内市场会迫使国内金融部门提高效率、裁减冗员,也会影响毕业生在金融部门的就业。④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高端产业不足,严重制约了以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为主导的新兴劳动力市场规模的发展,是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
做法,在校大学生要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看知识
结构的优化,构建动态知识结构,使个体知识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要求。应正确处理知识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关系,个体的知识结构应该服务于最能发挥效益的产业,个体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应变能力。从自身学习能力的强弱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出发,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1.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三、“十二五”主要目标是: 4.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5.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6.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7.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四、“十二五”主要任务包括: 1.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2.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5.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6.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7.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8.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对“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的理解: ①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再上新台阶,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继续增长,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加强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发展体育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④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森林蓄积量,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⑤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要增长,城乡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深化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⑦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五、重大措施
一、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既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的立足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计划:实施就业发展优先的战略,新增就业人数,转移农村的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发展新兴的消费业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投资安居工程、水利设施、教育、卫生、农村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的发展不够平衡,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教育的主要症结。计划: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新兴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自主性的产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的位置,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的有序转移,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要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方面做出安排,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的民生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全覆盖,发展社会的救助事业,加强对孤残老人和儿童的帮助和救助,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逐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同步提高。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落实优先战略,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提高应对气侯变化的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实施重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