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王安石政论文的风格和特点。
二、学习要点
1.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所以”、“尝”等;句式如判断句等。 3.体会作者的论证层次。
4.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历史重大变革时期作者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三、作者介绍
1、生平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思想家,政治改革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王益,字损之,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是一个有正义感且颇为能干的下层官吏。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和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他少年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在哲学,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22岁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不久签书淮南判官,开始了仕途生涯。几近三十年地方官生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局部地推行了改革弊政的革新措施。他留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兴利除弊,以舒民困。1059年从常州知州调为提点江东刑狱,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张,五年入朝为三司度之判官。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荆国公,积极推以新法。他被屡次罢免,屡次起用,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元丰八年司马光为相,全部废新法,王安石忧愤成疾,次年病卒,66岁,谥号文。
2、王安石思想:
(1)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老子的传统的朴素的变辩法思想。主要见于其著作《洪范传》和《老子注》中,后者已经散佚。
(2)政治思想:维新变法,富国强兵。
他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耳发馈的政治思想。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3)文学思想:重道崇经,重视世用,兼顾华彩。
其文学观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虽不排斥文学的艺术性,但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
他认为 “文贯乎道”(《上邵学士书》),“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与祖择之书》)。所以文章应当”详评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张刑部诗序》)。“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反对“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僻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要之以适用为本。”“巧且华不必适用”,“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3、艺术风格:诗文政治色彩浓厚,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密切结合
(1)散文:以政论为主,风格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立意新颖, 简洁峻切,气势不凡。 A、内容方面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文,深刻分析了宋王朝的现实,指出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无疑是“熙宁新法”的纲领性文章。他的短论常直陈己见,简洁峻切。如《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司马光反对新政的言词,言词简炼、委婉、坚决,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文笔犀利。《读孟尝君传》分析历史事实,驳斥了孟尝君养士的传统观念,畅谈如何才算“得士”的问题,词气凌厉,势如破竹。其短文直截了当,不枝不蔓、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如《伤仲永》这样的小品文,作者的用心也不在表现文思上,其实际的用意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的文体里,王安石也常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如《游褒禅山记》中用了近一半篇幅来议论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此外,别无捷径可寻。
B、艺术特色:纲目清晰,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简洁峻切,说服力强。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炼、朴素,立意非凡。
(2)诗歌:政治倾向性强,关心民生疾苦。 A、政治诗:反映现实,同情人民。
如《河北民》,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阴山画虎图》表达了对北宋统治者在辽和西夏的威胁面前麻痹苟安,深感不满。其他还有《同昌叔赋雁奴》、《白沟行》等。
B、咏史怀古诗:寄托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
如《商鞅》、《范增》、《张良》等篇,往往以“尺幅千里”的手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情。在《杜甫画像》中,不仅高度评价了杜诗的丰富性和创造性,更表明了对杜甫同情广大人民的精神的继承:“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最著名的是《明妃曲二首》。
C、咏怀写景诗(荆公体或半山体):闲适遣兴,新颖别致,含蓄隽永,雅丽精绝,炼字炼句,妥贴自然。如:《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集评: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刘熙载《艺概·文概》) “介甫文兼似荀扬。荀,好为其矫;扬,好为其难。”(同上)
“介甫文得于昌黎,在陈言务去。其讥韩有‘力求陈言夸未俗’之句,实乃心向往之,”(同上)
“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同上)
黄庭坚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
(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
叶梦得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见《石林诗话》卷上)
“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平治险秽非无力,润泽焦枯是有材?之类,皆直道其胸中事。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石林诗话》)
曾季狸《艇斋诗话》认为“荆公绝句妙天下”,并说:“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说:“七言绝句,唐人之作往往皆妙,顷时王荆公多喜为之,极为清婉,无以加焉。”
清人吴之振曾针对评王安石晚期作品“有工致,无悲壮”(吴之振《宋诗钞·临川诗钞序》)的论点提出不同意见:“余以为不然,安石遣情之外,其悲壮即寓闲谈之中”( 吴之振《宋诗钞·临川诗钞序》)。
清人薛雪《一瓢诗话》评论说:“王荆公好将前人诗窜点字句为己诗,亦有竟胜前人原作者,在荆公则可,吾辈则不可。”
四、课文赏析
1、 解题与背景
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作者四十八岁,年初任翰林学士,四月,神宗召见王安石,王安石得以与神宗直接对答。
宋神宗二十一岁继承皇位,和宋仁宗、宋英宗相比,他是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因而继位不久,便将王安石从江宁召回。
据《宋史·王安石传》:熙宁元年四月??帝问所治为先,对曰:“择术为先。”王安石“择术为先”这一回答实际上否定了现行的治术,要提出新的治理方案。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亦载:宋神宗询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的问题。这问话的意思是当前的“治术”也导致了百年的太平无事。
针对这个问题,王安石上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篇说理文章,以扬为抑,褒中有贬,剖析了宋仁宗统治的四十多年中的种种弊病,透过“百年无事”的表面现象揭示出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指出因循守旧的危害,并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提出自己的主张,文章纲目清晰,说理透彻;措辞委婉,情感直白坦诚。既指出了问题,又使神宗容易接受,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札子,是一种文体,是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的一种公文。
2、串讲:
[课文]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冒昧而粗而所陈。
[注释] 悉:详尽,周全。
[译文]我前些天承蒙陛下问到我朝之所以统治了上百年,天下太平无事的原因。我因为浅薄无知,错蒙皇上询问,由于时间紧迫,不敢长时间留在宫中,话还来不及说完,就告辞退朝。私下想到皇上问到这个问题,是天下的福气,而我却没有一句中肯的话奉献,不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