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 二者相辅相成 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 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了。所以,应该说画面和解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至 于哪一个处在更重的位置,视具体题材而定。至于作品的语言配置
使用何种风格,或兼而有之,应由作品的审美意向来决定,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珠联璧合。 又如贵阳电视台的系列专题片《飞越贵阳》,该片获2000年度贵州新闻一等奖。在这部以航拍为主要手段的专题片中,解说词优美流畅,成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为例,在介绍了以人工林为主的环城林带之后,画面出现了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闻名的花溪公园,解说词这样写道: 环城林带延伸到了贵阳南郊花溪,略嫌单调的绿色骤然生动起来。绿色林带本来只是一串项链,现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丽的水,仿佛项链上镶嵌了几个光彩熠熠的玉坠。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这样和谐地握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卷。 在多数情况下画面和解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存在,不能让解说词“包打天下”。如果一篇电视解说词首尾完整,不需画面就能完全将作者的意图展示出来,这部电视片也就失去了电视这种特殊媒体的根本优势。 此外,语言风格与内容不贴切,或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是大忌。创作者除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还应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 对纯文字的创作,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对电视而言,画面已经一目了然,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词只能是画蛇添足。因此在写解说词之前应该先把画面装在胸中。事实上什么类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画面,有可能拍摄到什么镜头,编导应该心中有数。如果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更好地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例如《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与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待。 作为对画面的必要说明,解说词还要具备准确性。即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信,不可以抒情代说明,务要
把需说明的东西交待清楚。 贵阳电视台近年推出的文化片《南明水长》获2006年度贵州文艺奖一等奖。这部6集系列片以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为主线,对贵阳的历史文化做了一次梳理。其中牵涉到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了追求准确性,摄制组特意聘请了贵阳市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为片子的顾问。在第4集《山仁水智》中,讲到贵阳的文人风骨,提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公车上书”,解说词十分精到、准确: 在历史风云变幻之际,南明河的儿女又一次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匹夫之责”。近代史上震动中外的“百日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签名举子始为1300人,后因来自各方的压力,退出签名700多人,最后实际签名者605人,这605人中贵州占95人,比此次签名第一大省99人的广西仅少4人,名列第二,其中贵阳有40人!这一段解说词对“公车上书”的具体情况,和贵阳举人的关系等的介绍准确无误,让贵阳文人的大山风骨真实清晰地凸显在观众面前,增强了作品的知识性和可信性。 三、解说词提炼和 更深地表现主题、营造意境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最后能否产生艺术的整体感,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检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创造出了统一而又独特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创造也就构成了电视纪实作品创作的重要思维方式。意境是一部电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时候,画龙点睛的解说词能起到提炼主题,更直接地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导观众朝着作者希望的方向发挥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画面尽情展示了花溪公园尤其是花溪河的美丽,解说词则充满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独特的自然气质,她温柔多姿,又欢快跳跃,她不华丽铺张,带着乡间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没有人叫你丽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辉,亭阁隐绿荫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着一位丽人的手在漫步…… 显而易见,解说词帮助观众完成了“由此及彼”的艺术想象,使画面的张力扩展,达到意蕴无穷的效果。值得创作者注意的是,在这里,配合画面的语言和人的感觉知觉相联系,也和人的理解力、情绪相联系,语言使用有度就可加深这种意境,反之就破坏这种联系。在这里语言的繁简得当很重要,有些场景画面已充分表达思想内容,此时语言应收缩,让位给画面,达到“无声胜有声”,而不应喧宾夺主,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