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2、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 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 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

活动二: 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21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出示齐白石的《家雀》《茶具梅花图》。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荷花》、潘天寿的《荷花》。

想必同学们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花鸟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 体验与练习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22

第三单元 第3课 寄情山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画家笔下的树和山: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山石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也来学画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山石和云水范图,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的山石、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石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 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23

一、教师演示山水画基本技法,并讲解形体结构和用笔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1、山石的画法。

画石是画山的第一步,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石块的凹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中国画画石主要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皴法来表现。 画山的步骤: (1)、勾。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画石块的轮廓,用墨可以稍淡。 (2)、皴。依轮廓加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笔中锋、侧锋兼用,开始勾皴的墨色也要淡,以后可以逐次加深。 (3)、染。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笔中水分要多,即所谓“干皴湿染”,才显得有笔有墨。渲染要用侧锋大笔触,开始用淡墨,逐渐加重墨、浓墨。 (4)、点。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

2、树木的画法。

(1)勾勒枝干,取势定位。 古人说:“树分四枝”,就是指树枝前后左右生长而形成的立体形象 (2)、画出其他树干,皴出树皮的肌理。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远近及疏密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 (3)、画出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 (4)、用淡墨补画近处及远处的树叶,整理补充画面。

3、云、水的画法。

云、水是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有留白发或勾线法两种表现方式。 二、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几点: 1、作画时强调用笔的变化,用线不宜僵死,不宜用铅笔起稿,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用笔的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即使不像所临摹的对象,但只要能表现出树木及云水的基本特征,就应鼓励。

2、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自制的小课稿,让学生自由选择临摹,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改变树石的形状,再组合等。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技法运用。 小结

观察优秀作品中山石树木的绘画技法,分析尝试临摹,提高自己水平,传承中国画的精髓。

24

第四单元 自己办展览 第1课 策划我们的展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画展的基本设施、特色、效果。

(2) 筹办班级美术作品展,首先应对展览的目的、主题内容、展出的特点、方式、规模、时间等进行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展出地点、时间,周全地筹划整体工作。展览的题目可以以画种、班级或表达某种理想等起名,如“装饰画展”“x年级x班书画展”“金秋书画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画展的基本特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且尝试策划一次学生画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一次画展的策划过程,并亲身实践,参与设计,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二、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画展呢?它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 新课讲授 发展阶段1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画展的现场图片,展示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画展。 发展阶段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书画展览策划书案例》,了解书画展览的基本内容,对具体策划内容做详细地解释。

课堂练习

运用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详细的画展策划书。 课堂评价

对学生的策划书进行相应的点评。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