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测评》教学大纲

《招聘与测评》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阐述招聘工作基本职能和原理,讲解招聘的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分析、法律环境分析、力资源招聘的黄金法则——能岗匹配原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及选择、管理能力测试、诚信测试、诊断性面试、面试技巧、录用决策、新员工录用面谈等项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规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招聘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招聘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为今后从事招聘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招聘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法律环境。 2.理解招聘的能岗匹配原理。

3.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方式的选择、甄选测试的方法以及录用面谈的技巧。 (二)能力、技能方面

1.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招聘模式。 2.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 3. 理解影响招聘的因素。

4. 理解能岗匹配原理在招聘中的应用。 5. 掌握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6. 掌握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及选择。 7. 熟练掌握管理能力测试理论基础与方法。 8. 熟练掌握诚信测试理论基础与方法。 9. 熟练掌握诊断性面试及面试技巧。

10.熟练掌握录用的背景调查,录用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 概念的界定(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若干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招聘模式;(1学时) (2)理解我国企业招聘中存在问题;(1学时) (3)掌握招聘的概念、意义、原则和程序。(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招聘的概念、意义、原则和程序,若干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招聘模式的比较。 难点:我国企业招聘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影响招聘的外部因素;(1学时) (2)理解影响招聘的个人因素;(1学时) (3)掌握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 难点:企业战略与招聘策略的关系。 (三)法律环境分析(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1学时) (2)理解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1学时)

(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权威体系及特点。(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比较。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权威体系及特点。 (四)人力资源招聘的黄金法则——能岗匹配原理(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能岗匹配原理的理论分析;(1学时)

(2)理解能级与职位的权级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学时) (3)掌握应用能岗匹配原理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技巧。(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能岗匹配原理的理论分析。

难点:能岗匹配原理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技巧。 (五)人力资源规划(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1学时) (2)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程序;(1学时)

(3)熟练掌握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难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六)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及其选择( 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内外部获取的方式及优缺点;(1学时)

(2)掌握校园招聘的方式、流程、误区及优缺点;(3学时) (3)掌握网络招聘的方式、流程、优缺点;(2学时) (4)完成招聘程序与方法实训。(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获取优质人力资源的三个重要渠道。

难点:内部获取与外部获取优缺点的对比分析。 (七)管理能力测试( 8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能力测试概述;(1学时) (2)理解评价中心法;(1学时)

(3)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1学时) (4)掌握公文筐处理的操作;(1学时)

(5)掌握案例分析和公开演讲的操作。(2学时) (4)完成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管理能力的定义,中心评价法。

难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公文筐处理的操作,案例分析和公开演讲的操作。 (八)诚信测试(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诚信测试的概念、历史及发展阶段;(1学时) (2)理解谎言的分类和构成;(1学时) (3)理解诚信测试的理论基础;(1学时) (4)掌握诚信测试的方法;(2学时) (5)能够进行谎言识别。(1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诚信测试的方法。 难点:谎言识别。

(九)诊断性面试(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诊断性面试的重要性;(1学时) (2)理解诊断性面试的特点;(1学时) (3)掌握面试的种类;(1学时)

(4)能够进行面试考官的选择与面试考场的布置。(1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面试的种类。

难点:面试考官的选择与面试考场的布置。 (十)面试技巧 ( 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化面试和随机型面试的定义、方式及优缺点;(1学时) (2)掌握定型面试题和随机型面试题的制作技巧;(1学时) (3)掌握指标体系的设计;(2学时) (4)完成结构化面试实训。(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定型面试题和随机型面试题的制作技巧。

难点:指标体系的设计。 (十一)录用决策( 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录用决策的过程;(1学时) (2)掌握录用背景调查;(1学时)

(3)掌握录用决策的特殊问题与处理;(1学时) (4)能够进行录用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1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录用背景调查。

难点:录用决策的特殊问题与处理。 (十二)新员工录用面谈( 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录用面谈的重要性;(2学时) (2)掌握录用面谈的技巧与误区;(2学时) (3)完成招聘评估实训。(2学时) 2.重点、难点

重点:录用面谈的技巧与误区。 难点:录用面谈的技巧与误区。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招聘与测评》情景模拟实验、实训共4个:

序号 实验项目 招聘程序与方基本目标 使学生掌握人员招聘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人员面试、讨论并做出初步录用决定等。 学会编制讨论题,了解无领导讨论的实施过程。通过情景模拟,考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动担当的角色,表现出的领导、决策、应变等能力,管理经验的多少。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结构化面试的程序、方法,提高其理论与实实验类型 学时 1 法 综合 2 无领导小组讨2 论 综合 2 3 结构化面试 际工作的结合能力。掌握结构化面试题目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招聘评估的程序、方法,提高其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能力。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招聘评估综合 2 4 招聘评估 综合 2

的作用,掌握招聘评估的主要指标。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 计 8

五、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教学内容 概念的界定 影响因素分析 法律环境分析 人力资源招聘的黄金法则——能岗匹配原理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及其选择 管理能力测试 诚信测试 诊断性面试 面试技巧 录用决策 新员工录用面谈 4 4 6 6 4 4 4 4 52 2 2 2 2 8 4 6 8 6 4 6 4 6 60 4 4 讲课 4 4 4 习题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4 4 4 六、大纲说明

1.《招聘与测评》是一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行政文员秘书职业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2.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作业、理论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按百分制计。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50%(按完成的次数和质量评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占50%(理论考试成绩通过期闭卷考试方式评定)。理论考试为闭卷试题: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统一考试,流水作业评分。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于海波,《员工招聘与素质测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