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为什么要提“城市更新?/p>
新闻背景?/p>
《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将?/p>
5
月正式实施。以往,人们听到较多的是“城
市规划?/p>
?/p>
很少听到“城市更新?/p>
。什么是城市更新?巴黎?/p>
奥斯陆等西方城市更新的实践中
有哪些值得我国尤其是上海借鉴之处?城市更新与“大拆大建”又有何不同?/p>
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更新,
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p>
?/p>
城市处于生长期,
新区建设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p>
当城市进入成熟期?/p>
旧区更新则成
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经历城市更新;
20
世纪
70
年代
以来?/p>
城市更新成为西方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p>
在此过程中,
主要体现出几方面特点?/p>
1
、注重物质环境改造和地区功能转型的有机结合?/p>
滨水地区往往是西方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p>
这是因为?/p>
滨水地区是工业时代的重要
产业区位?/p>
但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滨水地区的航运功能日趋萎缩,
码头、仓库和工厂也逐渐
衰败?/p>
通过城市更新?/p>
昔日破败荒芜的滨水地区逐渐转变为居住—工作—休闲一体化的后?/p>
业化场所,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青睐,有效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国际竞争力?/p>
例如?/p>
伦敦码头区的主要经验是,植入新兴产业,实现地区功能转型;
保存和利用工?/p>
建筑遗产?/p>
形成富有特色的后工业化景观;
确保滨水开放空间的公共属性,
塑造宜人的公共
活动场所?/p>
强调混合用途模式,
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
加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p>
城市其他地区形成便捷联系?/p>
又如?/p>
奥斯陆的
“峡湾之城?/p>
也是世界知名的滨水区更新案例?/p>
南部滨海地区曾是传统码头区和工业区。如今,
“峡湾之城”已经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文化走
廊,
除奥斯陆的四个主要文化设施——国家艺术馆?/p>
当代艺术博物馆?/p>
装饰艺术与设计博?/p>
馆和国家建筑博物馆从内城迁至此地,还新建了国家歌剧院、蒙克(挪威艺术家)博物馆?/p>
图书馆?/p>
水族馆和一些私人博物馆?/p>
这些大型文化项目塑造了滨海地区的文化品牌,
使之?/p>
为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奥斯陆的全球城市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p>
2
、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p>
城市旧区尽管物质环境日趋衰败?/p>
但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如何保护历史文化
遗产,使之成为地区复兴的独特资源,是城市更新中要着重思考的内容?/p>
例如,巴黎作为世界文化之都,是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案例?/p>
巴黎的马莱地区曾经富有特色和充满生机,但?/p>
19
世纪末开始陷入持续衰败的境地?/p>
1964
年编制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价值再现规划,
使这里恢复街区肌理?/p>
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历?/p>
价值,
建立与地区历史遗产相结合的文化体验和特色商业?/p>
形成丰富宜人的公共空间和步行
网络。此外,马莱地区曾经是巴黎的手工业中心,包括珠宝、钟表、高级时装和艺术花卉?/p>
店?/p>
城市更新高度重视这些传统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
鼓励传统产业活动继续留存?/p>
许多?/p>
史保护建筑被改造成为重要的文化设施?/p>
包括毕加索美术馆?/p>
欧洲摄影师之家?/p>
瑞典文化?/p>
心?/p>
法国国家历史档案馆和博物馆等?/p>
加上附近的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
形成巴黎?/p>
化活动的集聚地,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马莱地区复兴的主要动力?/p>
3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体现包容性发展?/p>
不断衰败的城市旧区也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栖息地,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p>
体现包容性发?/p>
的理念,
是西方城市更新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p>
随着物质环境的不断改善,
通常会出现外
来的中高收入阶层取代当地低收入阶层的
“绅士化?/p>
现象?/p>
改善当地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成
为公共政策的关注焦点?/p>
例如?/p>
在伦敦码头区的城市再生中?/p>
相当部分的公共投资用于当?/p>
社区发展?/p>
包括建设和修缮社会住宅,
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当地居民在劳动力市场?/p>
的竞争力?/p>
再比如,
巴黎市政府将马莱的部分街区划为社会住宅区,通过政府补贴、低息贷
款和减税的方式,
鼓励中下收入阶层能够继续生活在城市中心地区,
尽可能维护社会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