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油藏自然衰竭式方式开?/p>
世界油气资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油藏?/p>
碳酸盐储层通常为低孔隙
度,而且可能含有裂缝。碳酸盐岩储集层都是具天然裂缝的地层?/p>
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不均匀分布的特性?/p>
在碳酸盐?/p>
(
尤其是岩石基
质中
)
处于低渗透率和低孔隙度的状态时?/p>
储层中流体的流动很可?/p>
完全取决于裂缝系统的状况;而岩石基质仅仅起一个油源的作用
(
类似于敏密砂岩层和天然气?/p>
)
。如果是孔隙型碳酸盐岩,裂缝?/p>
统可能造成注入流体对储层的不均匀波及,从而使其过早突破进?/p>
生产井,结果是采收率下降。众多的研究者把碳酸盐储层的含油?/p>
度作为研究目标,试图刻画其非均匀性,将不同类型的裂缝性储?/p>
分门别类,并确定哪些岩石特性和流体性能对最终采收率有决定?/p>
的影响?/p>
自然衰竭式方式开?/p>
:衰竭式开采主要是利用油藏的边水、底?/p>
,
?/p>
及油气藏自身?/p>
储层岩石和束缚水的弹性能采出原油?/p>
衰竭式开采有
以下三个优点
,
①充分利用天然能量②可以节省投资③地层适应?/p>
强?/p>
由于衰竭式开采是以压力的大幅度下降为代价进行开采的
,
因此
,
只要油藏的应力敏感性不是太?/p>
,
都可以采用衰竭方式开采原油?/p>
自然衰竭式方式开采依靠地层能量衰竭开发油田的方式往往发生在无气顶
时水压驱动的油田开发初?/p>
,
在该阶段没有压力补给系统
,
或者少数区块用来增?/p>
的注入井布局不适用
,
亦或是不合理。除此之?/p>
,
当采液速度比较?/p>
,
甚至含有?/p>
水、底水或者是气顶的储层能量发生衰?/p>
,
而水或者气体又不足以弥补由于采?/p>
原油而造成的地层亏空体积时
,
该开采方式也会产生作用。自然衰竭式开采分?/p>
两个阶段
:
①弹性封闭开采阶?/p>
,
该阶段发生在地层压力由原始压力下降至泡点?/p>
力的时期
;
②溶解气驱开采阶?/p>
,
该阶段发生在地层压力低于泡点压力的时?/p>
衰竭式开采可以充分利用天然能?/p>
,
节省投资
,
而且地层适应性强?/p>
因此
,
只要
油藏的应力敏感性不是太?/p>
,
都可以采用衰竭方式开采原油。下面主要对采油?/p>
度、油水粘度比、水平和垂向渗透率、水油密度差、地层水粘度、夹层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