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p>
第二节“鱼米之乡”—?/p>
长江三角洲地?/p>
※教学目?/p>
知识与技?/p>
1.
能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p>
2.
掌握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p>
3.
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p>
过程与方?/p>
1.
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p>
2.
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p>
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p>
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p>
※教学重?/p>
1.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p>
2.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p>
※教学难?/p>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p>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p>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p>
※课时安排:二课?/p>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长江三角洲图片和歌曲《梦江南》)
请一名同学朗读教?/p>
49
页第一段的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p>
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并板书?/p>
板书: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讲授新课]
一、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自主学习?/p>
1
.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
游地区,濒临
?/p>
海,
地处
交汇之地?/p>
②长江三角洲包括
_ _
市?/p>
_ __
省南部?/p>
_ _
省北部地区?/p>
2
.自然环境——“鱼米之乡?/p>
①地形: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
?/p>
②气候:类型
?/p>
特征
?/p>
河湖?/p>
?/p>
④土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