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p>

(本)教学大?/p>

 

 

英文名称?/p>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p>

 

学分数:

2 

学分

 

要求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p>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推荐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参考书?/p>

《化工热力学?/p>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化工分离工程?/p>

 

邓修、吴俊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化学反应工程?/p>

 

朱炳辰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p>

2007 

《化学工艺学?/p>

 

黄仲九、房鼎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p>

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p>

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p>

选择典型的工艺与工程要素,所组成系列的工艺与工程实验。它是进行(化工类)工程

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又经受过初步

工程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实验教学中,将使学生了解与熟悉有关的化工工?/p>

过程、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与?/p>

会过程开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拓宽与发?/p>

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严?/p>

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起

到承前启后的作用?/p>

 

二、基本要?/p>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之一?/p>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

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p>

 

(1)

 

使学生掌握专业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

 

(2)

 

使学生学会专业实验主要仪器和装备的使用;

 

(3)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p>

 

(6)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p>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p>

建议实验学时?/p>

32

学时?/p>

根据教学要求,实验内容作如下安排?/p>

 

1

.多态气固相流传热系数测定(

4

学时?/p>

 

利用非定态传热过程的特点?/p>

测定钢性小球在固定床?/p>

流化床?/p>

强制对流及自然对流情

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计算获得毕奥准数

Bi

值,考察不同环境对传热系数的影响?/p>

 

2

?/p>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返混状况测定?/p>

2 

学时?/p>

 

Ͼλ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p>

(本)教学大?/p>

 

 

英文名称?/p>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p>

 

学分数:

2 

学分

 

要求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p>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推荐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参考书?/p>

《化工热力学?/p>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化工分离工程?/p>

 

邓修、吴俊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化学反应工程?/p>

 

朱炳辰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p>

2007 

《化学工艺学?/p>

 

黄仲九、房鼎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p>

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p>

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p>

选择典型的工艺与工程要素,所组成系列的工艺与工程实验。它是进行(化工类)工程

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又经受过初步

工程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实验教学中,将使学生了解与熟悉有关的化工工?/p>

过程、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与?/p>

会过程开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拓宽与发?/p>

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严?/p>

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起

到承前启后的作用?/p>

 

二、基本要?/p>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之一?/p>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

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p>

 

(1)

 

使学生掌握专业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

 

(2)

 

使学生学会专业实验主要仪器和装备的使用;

 

(3)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p>

 

(6)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p>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p>

建议实验学时?/p>

32

学时?/p>

根据教学要求,实验内容作如下安排?/p>

 

1

.多态气固相流传热系数测定(

4

学时?/p>

 

利用非定态传热过程的特点?/p>

测定钢性小球在固定床?/p>

流化床?/p>

强制对流及自然对流情

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计算获得毕奥准数

Bi

值,考察不同环境对传热系数的影响?/p>

 

2

?/p>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返混状况测定?/p>

2 

学时?/p>

 

">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p>

(本)教学大?/p>

 

 

英文名称?/p>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p>

 

学分数:

2 

学分

 

要求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p>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推荐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参考书?/p>

《化工热力学?/p>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化工分离工程?/p>

 

邓修、吴俊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化学反应工程?/p>

 

朱炳辰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p>

2007 

《化学工艺学?/p>

 

黄仲九、房鼎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p>

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p>

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p>

选择典型的工艺与工程要素,所组成系列的工艺与工程实验。它是进行(化工类)工程

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又经受过初步

工程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实验教学中,将使学生了解与熟悉有关的化工工?/p>

过程、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与?/p>

会过程开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拓宽与发?/p>

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严?/p>

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起

到承前启后的作用?/p>

 

二、基本要?/p>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之一?/p>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

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p>

 

(1)

 

使学生掌握专业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

 

(2)

 

使学生学会专业实验主要仪器和装备的使用;

 

(3)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p>

 

(6)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p>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p>

建议实验学时?/p>

32

学时?/p>

根据教学要求,实验内容作如下安排?/p>

 

1

.多态气固相流传热系数测定(

4

学时?/p>

 

利用非定态传热过程的特点?/p>

测定钢性小球在固定床?/p>

流化床?/p>

强制对流及自然对流情

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计算获得毕奥准数

Bi

值,考察不同环境对传热系数的影响?/p>

 

2

?/p>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返混状况测定?/p>

2 

学时?/p>

 

Ͼλ">
Ͼλ
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试?- 百度文库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p>

(本)教学大?/p>

 

 

英文名称?/p>

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p>

 

学分数:

2 

学分

 

要求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p>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推荐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参考书?/p>

《化工热力学?/p>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化工分离工程?/p>

 

邓修、吴俊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化学反应工程?/p>

 

朱炳辰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p>

2007 

《化学工艺学?/p>

 

黄仲九、房鼎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p>

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p>

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p>

选择典型的工艺与工程要素,所组成系列的工艺与工程实验。它是进行(化工类)工程

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又经受过初步

工程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实验教学中,将使学生了解与熟悉有关的化工工?/p>

过程、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与?/p>

会过程开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拓宽与发?/p>

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严?/p>

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起

到承前启后的作用?/p>

 

二、基本要?/p>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之一?/p>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

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p>

 

(1)

 

使学生掌握专业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

 

(2)

 

使学生学会专业实验主要仪器和装备的使用;

 

(3)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p>

 

(6)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p>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p>

建议实验学时?/p>

32

学时?/p>

根据教学要求,实验内容作如下安排?/p>

 

1

.多态气固相流传热系数测定(

4

学时?/p>

 

利用非定态传热过程的特点?/p>

测定钢性小球在固定床?/p>

流化床?/p>

强制对流及自然对流情

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计算获得毕奥准数

Bi

值,考察不同环境对传热系数的影响?/p>

 

2

?/p>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返混状况测定?/p>

2 

学时?/p>

 



ļ׺.doc޸Ϊ.docĶ

  • 10ּ״ѹʻϳɴᾫƹι-
  • 20184Կ֤ʦƶ00259⼰
  • 2018-2019ѧ߶Ӣ˽̰ѡ7ϰ⣺Unit 1 section 2
  • ʹѧӢڶ棩ۺϽ̳4Lecture Notes - U1
  • K12]꼶ѧ² 3.7 ѹǿ(3)ͬϰ (°)̰
  • ʯֳλȫ
  • ױԺ׼
  • 2019йӲֻг-ҵ״Ͷսо
  • йѧϰѧһר⵳ν(26ҳ)
  • 蹤̺ͬpdf

վ

԰ Ͼλ
ϵͷ779662525#qq.com(#滻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