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克肖特思想的再评论
奥克肖特从具体政策?/p>
理念的道德观?/p>
技术性知识以及理性主义政治等多个
角度对艾德礼政府的政策展开了批判?/p>
其核心在于批判艾德礼政府政策背后的理
性主义意识?/p>
其理论逻辑是,
理性主义追求精确化?/p>
故而将许多实践知识进行?/p>
象提纯并简化为缩写的符号?/p>
这些知识被称为技术性知识,
但是技术性知识因?/p>
实践脱节而无法指导任何实践?/p>
它在道德领域称为理念的道德,
在政治领域表?/p>
为理性主义政治。它破坏了连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存在之链,脱离了传统,?/p>
顾政治的目标是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保持政治航船的稳定的事实,
幻想将政治纳?/p>
理性的轨道,一旦付诸实施,必将铸成大错?/p>
在奥克肖特看来,理性主义自
17
世纪之后就成为至高的思维模式。它游走
于各个领域并将之一一降服。整个欧洲政治已经理性主义化,已经意识形态化?/p>
它不仅控制了艾德礼政府,
还控制了整个近代欧洲政治?/p>
奥克肖特不无遗憾地评
论说?/p>
曾经默默地抵制和迟滞过理性主义的英国政治对其抵制本身也已经转化为
一种意识形态?/p>
1
换言之,保守主义也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这是奥克肖特对?/p>
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不满意之处?/p>
在理性主义泛滥下?/p>
各种思潮竞相以自我为高蹈?/p>
以完美自我标榜,
以自?/p>
为唯一救世良药?/p>
每种思潮都有其狂热信徒?/p>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p>
各种思潮实质
上都是一种偏见。而“对一种理想的过度追求,经常导致对其它理性,甚至对所
有其它理想的排斥?/p>
?/p>
2
当然,理性主义对传统的摒弃更是甚嚣尘上。艾德礼曾反
复宣称自己的政策与过去不同,
并希望藉此获得更多的支持?/p>
这种对传统的无视
正为奥克肖特深恶痛绝?/p>
具有悲剧色彩的是,由于罔顾传统,理性主义者的“知识永远是半瓶醋,?/p>
而他只能对一半?/p>
?/p>
3
但是,鉴于对理性的迷信,理性主义者并未意识这种事实?/p>
其所制定的计划因而多是“陈义甚高,持论甚正”的迂阔之谈,在实际操作上更
1
迈克尔·欧克肖特: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p>
,第
21
页?/p>
2
M.
奥克肖特?/p>
《巴比塔?/p>
,第
108
页?/p>
3
M.
奥克肖特?/p>
《巴比塔?/p>
,第
30
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