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p>
【摘要?/p>
当前初中?/p>
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问题?/p>
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p>
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p>
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考虑?/p>
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
困难的有效途径?/p>
【关键词】教学困?/p>
课标
课后练习
比较
对策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常见困难?/p>
1.
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文言词语的意思,学生不去记,或者记
不住?/p>
2.
老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p>
学生做不到?/p>
3.
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p>
翻译理解时不懂得用,面对句子,下不了手?/p>
4.
进行句子翻译时,总要掉词漏译?/p>
二、教学初中古诗文的依?/p>
1.
课标要求: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p>
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评价学生阅
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p>
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p>
2.
语文教课后练习题设置
第二册:《伤仲永》二?/p>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三
?/p>
翻译?/p>
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木兰诗》二?/p>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
交错、补充的。三?/p>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
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孙权劝学》二?/p>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
的语气。《口技》三?/p>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短文两篇》二?/p>
翻译下列句子,填
出句中省略的词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狼》二?/p>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p>
第六册:《公输》二、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p>
《〈孟子〉两章》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p>
《鱼我所欲也》二、说说下面各?/p>
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p>
《〈庄子〉故事两则》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p>
词。《曹刿论战》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邹忌讽齐王纳谏》二?/p>
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愚公移山》二、辨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异同?/p>
3.
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p>
夫,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p>
从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看出?/p>
个特点:一方面,在初中阶段要教会学生朗读文言诗文,读准停顿节奏,注意句式语气。另
一方面?/p>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实词是能阅读文言的必要前提,
因而这样的练习贯穿文言学习?/p>
全过程,不过,这种要求的量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p>
?/p>
翻译下面?/p>
子,注意加点?/p>
……”?/p>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
……?/p>
?/p>
?/p>
解释下列
…?/p>
加点的词
?/p>
等形式,显然
是强调文言词语的解释?/p>
积累必须坚持
?/p>
词不离句
?/p>
的原则,
也即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
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的途径和方法?/p>
另外,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关于课文内容理解,?/p>
想情感体验及评价的思考题,如《童趣》的第一题是这样说的?/p>
?/p>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p>
?/p>
?/p>
?/p>
?/p>
看到
?/p>
鹤立云端
?/p>
的景象和遇到那个
?/p>
庞然大物
?/p>
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
?/p>
物外
之趣
?/p>
?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p>
这表明文言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把?/p>
言当作
?/p>
语言工具
?/p>
来教,另一个目标则是它的人文性,把文言文当?/p>
?/p>
文化载体
?/p>
,用以培?/p>
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p>
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p>
题,
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习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p>
笔者认为,
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
标结合起来考虑,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