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努力
=
大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努力
=
大学
相关课外阅读
4
、外国诗两首
一?/p>
走近作者:
1
、莱蒙托?/p>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俄国诗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卒于高加索?/p>
3
?/p>
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上中学时开始写诗?/p>
1830
年考入莫斯科大学,?/p>
余写了近
300
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p>
1832
年因参与反对保守?/p>
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p>
1834
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
役?/p>
2
、兰斯顿•休斯(
1902
?/p>
1967
)是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p>
20
?/p>
?/p>
20
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p>
1902
?/p>
2
?/p>
1
日,休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乔普林市。从小父母离异,跟随外祖母、母亲和?/p>
友生活。他在美国中部受中等教育?/p>
在哥伦比亚大学只读了一年书。后来,
他曾在林肯大?/p>
继续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他当过报童、轮船餐厅侍应生、看门人、茶房,
18
岁在墨西
哥当英文教员,后来流浪在西欧,当过水手、巴黎夜总会的厨子等,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休
斯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创作,受过“新黑人运动”的影响,早期创作带有民族主
义和唯美主义倾向?/p>
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举世闻名的诬害黑人案件“斯?/p>
茨勃罗案?/p>
提高了他的觉悟。他曾到过苏联和中国,曾以记者身份参加西班牙内战,通过?/p>
近工人运动,
他的立场逐渐转向革命一边?/p>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p>
他的创作一度减弱了斗争?/p>
神,
但很快又转向现实?/p>
写出了歌颂工人运动?/p>
反对种族歧视的作品,
如诗?/p>
《新的歌?/p>
《让
美国重新成为美国》,长篇小说《辛普尔这样主张》等?/p>
50
年代后,他的创作中又出现?/p>
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他的某些诗歌被认为是先锋派的作品?/p>
从总的倾向来说?/p>
休斯一生的文学活动都是同他所处的时代的美国黑人运动紧密相连,
同广
大黑人的命运息息相关?/p>
休斯的创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的社会生活?/p>
倾诉了他?/p>
的苦难与辛酸、欢乐与希望,以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渴望?/p>
二、内容赏析:
1
、《祖国》发表于
1841
?/p>
4
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诗歌抒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明确否定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p>
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p>
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发表于
1839
年,认为俄罗斯的
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p>
不同观点,通过令人感动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写,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p>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p>
诗歌发表后,
别林斯基称赞它是
“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
的诗”,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p>
诗歌把两种爱国主义的观点对照得十分鲜明,
一种是真实的?/p>
有血有肉的?/p>
深入人心的,一
种是虚伪的?/p>
华而不实的?/p>
脱离人民的?/p>
诗人说,
“我爱祖国,
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p>
“奇
异?/p>
就表现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p>
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
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p>
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
也不是任?/p>
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沙皇统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起义得来的“胜利”,那用鲜血换来?/p>
“光荣?/p>
?/p>
不能使诗人的心得到任何安慰;
农奴主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和对东正教?/p>
迷信,他们所谓的“高傲的虔信的宁静”,也不能在诗人的心上激起任何希望的幻影;还?/p>
贵族民族主义者的复古倾向?/p>
他们虚构自己祖先的英雄业绩,
用远古时代的神圣传说来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