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区域低碳协同发展评价:京津冀、长三角?/p>
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p>
作者:贾品?/p>
来源:《经济数学?/p>
2017
年第
04
?/p>
?/p>
?/p>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在?/p>
碳发展方面起到引领作?/p>
.
从经济、资源、环境和绩效的角度构建区域低碳协同发展评价指?/p>
体系,采用结合逼近理想解的
TOPSIS
方法、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利?/p>
2005
?/p>
2014
年三大城市群
50
个城市数据实证分析了三大城市群的低碳协同发展程度
.
结果表明,三大城?/p>
群低碳协同发展度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低碳协同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
津冀城市?/p>
.
关键?/p>
低碳协同;灰色关联理论;距离协同模型;三大城市群
中图分类?/p>
F205
文献标识?/p>
A
1
?/p>
言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p>
撑点
[1].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最重要的经济圈,是驱动中国的经济发?/p>
的引擎,但也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
.
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推动?/p>
碳发展文件中,如《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
?/p>
2020
年)》《工业绿色发展规?/p>
?/p>
2016
?/p>
2020
年)》等,均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低碳发展提出了明确要
?/p>
.
可以说,三大城市群的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
对区域低碳协同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是有效推动
三大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前提
.
因此,对三大城市群的低碳协同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对于推
动它们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广义上,低碳发展要求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安排上的协?/p>
.
协同?/p>
展是指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它能有效减
少内耗和外耗、调动各方积极性、产生互补效?/p>
[2].
目前国内外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可分
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一般从资源禀赋和利用情况、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等某
个具体角度切入,引出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典型研究的如:侯建荣?/p>
[3]
研究了区域经济协
同发展机制模型;
Beers
?/p>
Biswas[4]
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Dongle
?/p>
[5]
从工
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p>
Beers
?/p>
[6]
以澳大利亚奎那那经济区为
例,从产业链共生和资源协同角度分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Uddin
?/p>
Taplin[7]
讨论?/p>
区域协同合作应对能源持续性供给和减缓气候变化;
Liu
?/p>
[8]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析了区
域地方政府协同节能减排的竞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