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4
?/p>
古代的经济政?/p>
编者选题?/p>
知识?/p>
题号
?/p>
?/p>
土地制度的演?/p>
1
2
“重农抑商?/p>
3
?/p>
4
“海禁”与“闭关锁国?/p>
6
5
?/p>
7
一、选择?/p>
1.
《左传?/p>
记载
:
“宣公十五年
(
公元?/p>
594
?/p>
)
秋七?/p>
,
初税亩?/p>
?/p>
规定不论
“公田?/p>
“私田?/p>
,
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反映了当?/p>
(
)
A.
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
B.
井田制得到加?/p>
C.
商鞅变法依军功授田宅
D.
土地私有合法?/p>
解析
:D
材料体现的是鲁国的“初税亩?/p>
,
故排?/p>
A
?/p>
C
两项
;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p>
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
,
这就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瓦解了井?/p>
?/p>
,
故排?/p>
B
?/p>
,D
?/p>
正确?/p>
2.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
:700
?/p>
,
户主张玄?/p>
34
岁为丁男
,
户内另有丁男
1
?/p>
,
?/p>
1
?/p>
,
合应
授田
230
?/p>
,
而其实际授田?/p>
75
?/p>
;721
?/p>
,
董思切一户应授田
131
?/p>
,
而实授田?/p>
28
亩?/p>
?/p>
反映了唐?/p>
(
)
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的腐败贪?/p>
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解析
:A
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建?/p>
,
隋唐沿袭
,
从材料看实际授田远远小于应授?/p>
,
?/p>
A
项正?/p>
;
均田制是按照性别?/p>
年龄分田?/p>
,
?/p>
B
项错?/p>
;
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授田情况
,
无法
反映官吏廉洁与否
,
?/p>
C
项错?/p>
;
材料只提及了敦煌一地的情况
,
而且只讲了土地分配情?/p>
,
?/p>
D
项错误?/p>
3.(2018
·四川成都期末
)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p>
(
)
A.
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p>
B.
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
中国人口众多
,
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p>
D.
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p>
解析
:A
封建社会
“重农抑商?/p>
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其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p>
需?/p>
,
因为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p>
,
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
?/p>
固封建统治。故
A
?/p>
正确?/p>
4.
明朝后期
,
嘉善陈氏告诫族人
:
“宗族传习不?/p>
,
耕读之外
,
工商经纪
,
悉从便业?/p>
?/p>
这反映出
当时
(
)
A.
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
B.
儒家重义轻利的理?/p>
C.
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D.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解析
:C
材料没有体现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
,
?/p>
A
项错?/p>
;
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无从体现
,
?/p>
B
项错?/p>
;
根据材料
“耕读之外
,
工商经纪
,
悉从便业?/p>
得出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
?/p>
C
项正?/p>
;
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
,
?/p>
D
项错误?/p>
5.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了社会关注。某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p>
,
搜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