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
?/p>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p>
近代以前,文学研究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文献?/p>
订,一为诗文评点(像《文心雕龙》这样的著作不惟空前?/p>
而且绝后?/p>
。近代以后,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古代文学研究
才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考据、评点、西化研?/p>
三足鼎立的研究局面。到了上世纪
50-60
年代,西化的研究
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考据还因其有现实的需要而若
存若亡,评点式的研究则已退化成为“鉴赏”而可有可?/p>
了。论者甚至以康德不懂审美却写出了旷代美学巨著而为?/p>
己不懂审美辩护?/p>
80
年代以来?/p>
由于对西化研究方法的反思,
古代文学研究?/p>
现了不大不小的“回归”热。阶级分析的方法确实已很难被
正式发表的文章所运用,鉴赏辞典铺天盖地,考据被重新确
立了其重要地位。三者的位置进行了调整。考据恢复了它?/p>
重要地位;西化研究换上了社会学、文化学的招牌,理论?/p>
更新换代了,原型批评、结构主义、阐释学、文化人类学?/p>
纷登场;只有“鉴赏”,仍然被相当多的研究者看作可有可
无,而且被认为是文学研究中不“科学”的标志?/p>
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学,过去成绩不大,现在成绩
如何,依然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不过,用西方理论很容易
出成绩,
对于评职称比较有利?/p>
而考据?/p>
或称文献学的方法?/p>
作为古代文学的基础?/p>
是极其重要的?/p>
也是知人论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