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p>
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p>
ferrule effect
?/p>
部箍效应
19
修复前正畸牵引时应准确估计牙被牵出的距离,即牙体缺损嵴下最低边缘至牙槽顶距?/p>
+2mm
生物学宽
?/p>
+
至少
1mm
,以防止修复体边缘龈下过分延伸,便于形成有效的修复体颈部箍效应?/p>
toothe defect
?/p>
体缺?/p>
29
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p>
牙周组织的健康,对咀嚼功能、发音和美观等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p>
Laminate or veneer
罩面或贴?/p>
以树脂或瓷制作的覆盖牙冠唇颊侧的部分?/p>
Post/Dowel crown
桩冠
31
利用冠桩插入残根根管内固位的全冠修复?/p>
inlay
嵌体
31,89
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Core crown
核冠
31
在残冠或残根上先形成金属桩核或树脂核,然后再制作全冠修复体的总称
CAD/CAM
修复体是在牙体预备后,由光电探测系统采集光学印模,经微机信息处理,并指挥自动铣床制作的陶?/p>
或金属修复体
embrasure
外展?/p>
在邻接区四周环绕着向四周展开的空?/p>
Interproximate space
邻间?/p>
位于邻接点的龈方,呈三角形,底为牙槽骨,两边为邻牙的邻面,顶则为邻接?/p>
Biological width
牙周生物学宽?/p>
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一起称生物学范围,平均
0.97mm+1.07mm=2.04mm
Resistance
抗力?/p>
修复完成后,患牙能抵抗咬合压力,不致被破坏或折断;修复体不因受咬合压力而折断、破裂?/p>
Retention
固位?/p>
人造冠固定在患牙上,不致因咀嚼外力而致移位,脱位,根据患牙余留牙体组织的具体情况,在患牙上
合理设计并预备成面、洞、钉洞、钩等各种几何形状,增强固位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