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1 / 4
第一单元第一?/p>
《语言的演变》导学案
制作?/p>
宋寒?/p>
审核?/p>
高一语文?/p>
使用时间
2016
?/p>
4
?/p>
4
?/p>
【学习目标?/p>
1
?/p>
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差异?/p>
2
?/p>
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促进文言文的学习?/p>
3
?/p>
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p>
【预习导航?/p>
1
?/p>
吕叔湘,
1904
年生?/p>
江苏丹阳人,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p>
主要著作?/p>
《中国文法要略?/p>
《文
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p>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原题为《古今言殊》?/p>
2
?/p>
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与形式?/p>
语言也在?/p>
《语言的演变?/p>
词汇的变?/p>
语法语音的变?/p>
3
、根据文中所了解的词义变化的现象,自己举例填表?/p>
词义的变?/p>
词例
古代含义
现代含义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词义弱化
【问题探究?/p>
阅读?/p>
语言也在?/p>
”,回答问题
1
?/p>
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2
、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p>
3
?/p>
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p>
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p>
朱熹听颜回讲话,是真实的事情吗?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