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p>
lasepillo
1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3
?/p>
魏晋南北朝文?/p>
1
?/p>
建安风骨?/p>
“建安风骨?/p>
,又称“建安风力?/p>
?/p>
“魏晋风骨?/p>
,是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所
谓“风”是指文章的生命力;
“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使
文章表现有力。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
上的上述特征?/p>
2
?/p>
邺下文人集团?/p>
指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p>
3
?/p>
《燕歌行?/p>
?/p>
曹丕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p>
4
?/p>
“建安七子?/p>
?/p>
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p>
5
?/p>
《悲愤诗?/p>
?/p>
蔡琰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真实再现了汉末动荡
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具备诗史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和强烈的时代色彩。是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
6
?/p>
名教?/p>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教即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
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p>
7
?/p>
魏晋风度?/p>
此词出自鲁迅。魏晋风度作为当时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
时的审美理想。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风流自赏。清谈、吃药喝酒?/p>
8
?/p>
正始之音?/p>
正始时期的诗歌与建安时期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
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再加上玄风的影响,诗歌又逐渐和玄理结合,?/p>
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壮变为辞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这?/p>
是“正始之音?/p>
?/p>
9
?/p>
竹林七贤?/p>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p>
10
、二十四友:
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
云、刘琨等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p>
11
?/p>
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左思志高才雄,
胸怀豪迈?/p>
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之一?/p>
其诗情调高亢?/p>
辞采壮丽?/p>
笔力矫健?/p>
气势昂扬?/p>
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p>
。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虽
云咏史,
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p>
借咏史而咏怀?/p>
因而在内容和风?/p>
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