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注:我只做了老师要求做的?/p>
第三?/p>
1.
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
2
.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当电极反应速率?/p>
0
,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p>
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p>
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
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p>
无极化现象,
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p>
可用作参
比电极?/p>
3
.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答:
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p>
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
剩余电荷无论
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p>
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
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
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
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p>
4
.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
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
0
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p>
?/p>
0
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
,
其数值并不一定为
0;
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
双电层外
,
还有吸附双电?/p>
\
偶极子双电层
\
金属表面电位?/p>
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
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零电荷电位,若小于
0
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p>
5
.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p>
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
附着力就
越小?/p>
?/p>
6
.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
?/p>
平台
?/p>
?/p>
7
?/p>
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p>
型型?/p>
解释?/p>
8
.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
9
.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线的原理?/p>
10
.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
静电作用和热运动。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p>
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p>
11
.什么叫
ψ1
电位?能否说
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
ψ1
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
答:距离电极表面
d
处的电位?/p>
ψ1
电位。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
d
的大小不同,而紧?/p>
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
所以不能说
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p>
解质本性无关。当发生超载吸附?/p>
ψ1
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p>
12
.试述双电层方程式的推导思路。推导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
.如何通过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分析来判断不同电位下的双电层结构?
答:
14
.比较用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求解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优缺点?/p>
15
.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p>
答:
溶液中的各种粒子还可能因非静电作用力而发生吸附称为特性吸附?/p>
大部分无机阴离子?/p>
部分无机阳离子以及表面活性有机分子可发生特性吸附?/p>
16
.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有无特性吸附及估计吸附量的大小?为什么?
17
.试根据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变化,说明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有哪些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