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p>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p>
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
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
"
课程的基本理?/p>
"
中提出了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
?/p>
"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p>
"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p>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
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p>
"
可见,合作学习已
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p>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p>
(1)
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p>
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p>
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p>
(2)
仍有教师
"
?/p>
"
着
学生走的迹象。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教
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p>
(3)
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
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
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p>
式。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
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p>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p>
题?/p>
2
、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p>
3
、合作学习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规程?/p>
4
、小?/p>
合作的资源共享与能力提高?/p>
5
、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p>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
?/p>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
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p>
一是初级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期),一些合作学习策略初步形成,?/p>
"
?/p>
?/p>
--
游戏
-
竞赛?/p>
"
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p>
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p>
80
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
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
"
小组成绩分工
"
?/p>
"
小组
辅助个人
"
?/p>
"
小组调查?quot;……合作策略;
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p>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合作学习继续向成?/p>
发展,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
合作掌握学习
"
?/p>
"
合作学习与直
接教学一体化
"
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p>
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p>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p>
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p>
逾百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
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
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p>
2
、本课题与上述成果联系是它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题将借鉴、参考上
述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对于这些成果的钻研深度将影响本研究的深度?/p>
与其区别之一,本课题是在各学科范围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p>
化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区别之二,本课题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