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观点: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
第二辩手
的发言稿:
尊敬的主席,评委,大家下午好,感谢正方一二辩的精彩发言现在请容许我方一辩的
开篇陈词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我方观点?/p>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内的文明种类越多就越不利于中国文明。何出此言?那
是因为侵略性是文明一种通性?/p>
外来文明的进入必然会对本土的文明造成侵略?/p>
削弱本土?/p>
文明原有的地位?/p>
就好比小提琴?/p>
钢琴等西洋乐器的传入会使二胡等传统乐器的受关注度?/p>
降,最终就是削弱了中国文明在中国的地位。地位被削弱了自然就弊大于利了?/p>
然后我们也要明白,文明与文明之间永远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融合。就好比圣诞节与?/p>
节永远不可能融合为一个节日,
核心原因就是文明之间的象征性是有些许共同点的,
正是?/p>
些共同点导致了他们彼此之间具有替代性,
即外来文明会对中国文明有替代作用?/p>
归根到底?/p>
所谓的文明融合不过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渗透和替代?/p>
社会对文明的选择就像是鱼?/p>
熊掌的选择,外来文明这只“熊掌”拿来了,我们想要这只“熊掌?/p>
,最终只能放弃中国文
明这条“鱼”了?/p>
再来?/p>
我们重新回归辩题?/p>
开始,
我们本次的辩题的主题就是
“中国文明?/p>
而不?/p>
“中
国社会?/p>
。所以即使外来文明对中国社会是有利的,也不能说明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有利?/p>
一个例子能让我们很清晰的看清问题的所在:
西汉时期?/p>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p>
发展?/p>
但是却在后来道教的冲突中削弱了道教在我国的地位?/p>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利于中国文
明?/p>
所以说?/p>
外来文明即使对中国的社会有利也不能说明对中国本身的文明有利,
甚至在我
们的例子中就是发挥着害处作用?/p>
最后,我们要清楚,认为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并不意味着采取闭关锁国的应
对态度?/p>
而是在认清弊大于利的基础上小心应对,
最终使结果有利于中国文明?/p>
弊大于利也,
并非毫无利处可言?/p>
但若我们认为把它利大于弊就会很容易使国人松懈?/p>
从而是中国文明?/p>
外来文明侵略?/p>
倘若利大于弊?/p>
那即使不小心应对也能轻松达成收益了,
那我在此试问对方
第二副辩
:
“你认为应对外来文明不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