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习?/p>
一、选择?/p>
1.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
,
?/p>
σ
0.2
表示
,
?/p>
(A)
取极限强度的20?/p>
(B)
取应变为?/p>
.
002时的应?/p>
(C)
取应变为?/p>
.
2时得应?/p>
(D)
取残余应变为?/p>
.
002时的应?/p>
2.
砼在双向应力?/p>
(A)
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p>
(B)
双向受拉?/p>
,
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p>
(C)
双向受压?/p>
,
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p>
(D)
双向受拉?/p>
,
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p>
3.
用螺旋筋约束?/p>
,
?/p>
(A)
砼的强度和延性均提高
(B)
强度能提?/p>
,
延性并不能提高
(C)
延性可以提?/p>
,
强度不能提高
(D)
强度和延性均不能提高
,
计算中也不考虑
4.
我国砼规范以何种概率法为基础
?
(A)
半概?/p>
(B)
近似概率
(C)
全概?/p>
(D)
伪概?/p>
5.
结构的功能包?/p>
(A)
强度
,
变形
,
稳定
(B)
实用
,
经济
,
美观
(C)
安全?/p>
,
适用性和耐久?/p>
(D)
承载能力
,
正常使用
6
.金属锰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对钢材的塑?/p>
(A)
提高成分
(B)
提高较多
(C)
降低不多
(D)
降低很多
7
.建筑钢材单向受拉时屈服?/p>
f
y
与单向受压的屈服?/p>
f
y
ˊ
之间满足
(A)f
y
> f
y
ˊ
(B) f
y
< f
y
ˊ
(C) f
y
= f
y
ˊ
(D) f
y
= 0.58f
y
ˊ
8.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失稳?/p>
(A)
弯扭屈曲
(B)
弯曲屈曲
(C)
扭转屈曲
(D)
局部屈?/p>
9.
钢结构有哪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
(A)
搭接、对接和
T
?/p>
(B)
焊接、铆接及螺栓
(C)
焊接、对接及螺栓
10.
梁刚度不足的后果?/p>
(A)
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B)
不满足使用要?/p>
(C)
耐久性较?/p>
(D)
易脆性破?/p>
11
?/p>
轴心受压RC柱在长期荷载下发生徐?/p>
,
?/p>
:
(A)
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
钢筋压应力增?/p>
(B)
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
钢筋压应力增?/p>
(C)
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
钢筋压应力减?/p>
(D)
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
钢筋压应力减?/p>
12
?/p>
适量间接配筋柱进入极限状态的标志?/p>
(A)
混凝土压?/p>
, (B)
外层混凝土剥?/p>
(C)
间接钢筋屈服
(D)
纵筋屈服
13.
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宽计算是以哪个阶段作为计算依据?/p>
(A)
?/p>
a (B)
?/p>
(C)
?/p>
a (D)
?/p>
a
14
、超筋梁破坏?/p>
,
受拉钢筋应变
ε
s
和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
ε
c
(A)
ε
s
?/p>
ε
y,
ε
c
?/p>
ε
cu (B)
ε
s
?/p>
ε
y,
ε
c
?/p>
ε
cu
(C)
ε
s
?/p>
ε
y,
ε
c
?/p>
ε
cu (D)
ε
s
?/p>
ε
y,
ε
c
?/p>
ε
cu
15
、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
由于剪跨不同发生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
,
其承载力
(A)
剪压>斜压>斜拉
(B)
斜压>剪压>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