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p>
(
?/p>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
23
课捕蛇者说教案?
文版
教学方法要点?/p>
基本的教法是读读讲讲,将疏通文意和诵读练习结合起来进行,读一段讲一段,争取
使学生在课上成诵或基本成诵。要点如下:
1.
着重解释实词,将实词视为理解句意的基点。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词义,还要使他?/p>
懂得一些解词的方法?/p>
要渗进一点训诂常识?/p>
大部分语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p>
?/p>
讲个别难句,而且只述其大意,不作“对号入座”式的硬译,也不搞烦琐的语法分析?/p>
2.
讲文章的理路。除划分结构层次而外,还要讲讲大小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探究作?/p>
行文的用心,以促进学生的领悟,加快记诵的速度?/p>
3.
学生的诵读练习必须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用领读方式使学生感知
文句的抑扬顿挫,
要指导学生利用虚词辨析文句的语气?/p>
要善于发现学生记诵中存在的问?/p>
并指出解决的方法?/p>
4.
在整个教读过程中贯彻“动之以情”的原则。教师应作表情朗读,在其他教学环?/p>
中也应尽可能地引发学生在感情上跟作者共鸣。动情,也是促进学生领悟的一个重要因素?/p>
5.
抓紧预习。除试读课文、看注释而外,还要让学生动动手,把生僻词语划出来或摘
抄若干词、语、句?/p>
教学设想?/p>
拟用三课时(?/p>
135
分钟)教读,大致分配如下?/p>
诵读练习(包括教师范读和领读)用
70
分钟?/p>
教师讲解和启发提问(包括学生作答)用
50
分钟?/p>
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用
15
分钟?/p>
教学过程?/p>
一
关于整体感知。这是诵读练习的准备,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愿望。步?/p>
如下?/p>
1.
导入本课?/p>
让学生背诵小学时读过的柳宗元的短?/p>
《江雪?/p>
?/p>
启发学生了解?/p>
“千山?/p>
两句写环境的冷峭;“孤舟”两句写渔翁的孤高性格。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期写的?/p>
是《捕蛇者说》的同期作?/p>
(板书课题)
2.
简述柳宗元被贬经过。唐顺宗永贞元年?/p>
805
?/p>
,任用王叔文、王伾推行新政,柳宗
元任礼部员外郎;
仅七个月?/p>
保守派就迫使顺宗退位,
拥立他的长子李纯
(即唐宪宗)
为帝?/p>
王叔文被杀?/p>
王伾在贬所病死?/p>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其实是处于被看管地位?/p>
毫无?/p>
力可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正是他这个时期政治环境的写照?/p>
提问?/p>
?/p>
1
)课文中有两处明显地反映了作者政治上无权的状况,请找出来?/p>
(“余将告
于莅事者……则何如”“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p>
2
?/p>
从这两句话你看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