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p>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

27A20301

 

             

?/p>

   

分:

6.0

           

课程类别?/p>

专业基础?/p>

 

计划学时?/p>

120

                   

其中讲课?/p>

72 

 

         

实验或实践:

48

         

 

适用专业?/p>

药学、制药、生物技?/p>

 

推荐教材?/p>

魏琴主编?/p>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p>

,科学出版社?/p>

2010

?/p>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组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p>

?/p>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p>

 

          

2.

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编?/p>

《无机化学?/p>

?/p>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p>

 

 

 

 

 

 

3.

李发美,赵怀清,柴逸峰编,

《分析化学?/p>

?/p>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

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酸碱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p>

分,主要内容为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p>

析法的原理和方法?/p>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掌握酸?/p>

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平衡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部分,掌握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p>

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知道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

析处理一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p>

 

课程的基本要?/p>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化学学科的分支及特点,以及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与联系?/p>

 

2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了解试样的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p>

液的依数性和活度系数的含义;学习误差理论,要求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测试数据的?/p>

理方法和有效数字的计算与运用?/p>

 

3

、要求学生从质子平衡的观点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掌握溶液中氢离子浓?/p>

的计算方法;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成键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电极电势的

概念与应用;掌握溶解度、溶度积的计算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诸多因素。将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概念?/p>

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与方式,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p>

用原则,掌握各类滴定曲线的共性、个性及其计算,了解各种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p>

 

4

、了解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光度法仪器测量

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应用?/p>

 

5

、授课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最新成果,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p>

 

第一?/p>

 

 

绪论

                                                          

建议学时?/p>

2

 

Ͼλ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p>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

27A20301

 

             

?/p>

   

分:

6.0

           

课程类别?/p>

专业基础?/p>

 

计划学时?/p>

120

                   

其中讲课?/p>

72 

 

         

实验或实践:

48

         

 

适用专业?/p>

药学、制药、生物技?/p>

 

推荐教材?/p>

魏琴主编?/p>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p>

,科学出版社?/p>

2010

?/p>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组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p>

?/p>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p>

 

          

2.

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编?/p>

《无机化学?/p>

?/p>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p>

 

 

 

 

 

 

3.

李发美,赵怀清,柴逸峰编,

《分析化学?/p>

?/p>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

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酸碱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p>

分,主要内容为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p>

析法的原理和方法?/p>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掌握酸?/p>

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平衡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部分,掌握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p>

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知道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

析处理一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p>

 

课程的基本要?/p>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化学学科的分支及特点,以及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与联系?/p>

 

2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了解试样的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p>

液的依数性和活度系数的含义;学习误差理论,要求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测试数据的?/p>

理方法和有效数字的计算与运用?/p>

 

3

、要求学生从质子平衡的观点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掌握溶液中氢离子浓?/p>

的计算方法;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成键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电极电势的

概念与应用;掌握溶解度、溶度积的计算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诸多因素。将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概念?/p>

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与方式,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p>

用原则,掌握各类滴定曲线的共性、个性及其计算,了解各种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p>

 

4

、了解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光度法仪器测量

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应用?/p>

 

5

、授课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最新成果,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p>

 

第一?/p>

 

 

绪论

                                                          

建议学时?/p>

2

 

">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p>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

27A20301

 

             

?/p>

   

分:

6.0

           

课程类别?/p>

专业基础?/p>

 

计划学时?/p>

120

                   

其中讲课?/p>

72 

 

         

实验或实践:

48

         

 

适用专业?/p>

药学、制药、生物技?/p>

 

推荐教材?/p>

魏琴主编?/p>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p>

,科学出版社?/p>

2010

?/p>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组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p>

?/p>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p>

 

          

2.

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编?/p>

《无机化学?/p>

?/p>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p>

 

 

 

 

 

 

3.

李发美,赵怀清,柴逸峰编,

《分析化学?/p>

?/p>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

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酸碱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p>

分,主要内容为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p>

析法的原理和方法?/p>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掌握酸?/p>

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平衡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部分,掌握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p>

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知道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

析处理一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p>

 

课程的基本要?/p>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化学学科的分支及特点,以及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与联系?/p>

 

2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了解试样的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p>

液的依数性和活度系数的含义;学习误差理论,要求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测试数据的?/p>

理方法和有效数字的计算与运用?/p>

 

3

、要求学生从质子平衡的观点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掌握溶液中氢离子浓?/p>

的计算方法;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成键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电极电势的

概念与应用;掌握溶解度、溶度积的计算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诸多因素。将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概念?/p>

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与方式,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p>

用原则,掌握各类滴定曲线的共性、个性及其计算,了解各种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p>

 

4

、了解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光度法仪器测量

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应用?/p>

 

5

、授课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最新成果,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p>

 

第一?/p>

 

 

绪论

                                                          

建议学时?/p>

2

 

Ͼλ">
Ͼλ
Ŀ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 百度文库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p>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

27A20301

 

             

?/p>

   

分:

6.0

           

课程类别?/p>

专业基础?/p>

 

计划学时?/p>

120

                   

其中讲课?/p>

72 

 

         

实验或实践:

48

         

 

适用专业?/p>

药学、制药、生物技?/p>

 

推荐教材?/p>

魏琴主编?/p>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p>

,科学出版社?/p>

2010

?/p>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组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p>

?/p>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p>

 

          

2.

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编?/p>

《无机化学?/p>

?/p>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p>

 

 

 

 

 

 

3.

李发美,赵怀清,柴逸峰编,

《分析化学?/p>

?/p>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

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酸碱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p>

分,主要内容为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p>

析法的原理和方法?/p>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及其性质,掌握酸?/p>

平衡、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平衡等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部分,掌握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p>

配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知道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

析处理一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p>

 

课程的基本要?/p>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化学学科的分支及特点,以及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与联系?/p>

 

2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了解试样的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p>

液的依数性和活度系数的含义;学习误差理论,要求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测试数据的?/p>

理方法和有效数字的计算与运用?/p>

 

3

、要求学生从质子平衡的观点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掌握溶液中氢离子浓?/p>

的计算方法;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成键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电极电势的

概念与应用;掌握溶解度、溶度积的计算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诸多因素。将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概念?/p>

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与方式,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p>

用原则,掌握各类滴定曲线的共性、个性及其计算,了解各种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p>

 

4

、了解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光度法仪器测量

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应用?/p>

 

5

、授课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最新成果,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p>

 

第一?/p>

 

 

绪论

                                                          

建议学时?/p>

2

 



ļ׺.doc޸Ϊ.docĶ

  • Ⱦƹĩϰ
  • 2019-2020˽̰αһ2Ԫ6 6-1
  • йЬҵ״չ
  • 2ݽṹγ
  • ߺӲҪΪ˽Ǯ
  • 2018овⱸ-жռɻѧ֪ʶ
  • װװ޹̼ʵʩϸ(DOC 43ҳ)
  • ʦ󿼲ࣺ2019ʦѧѧѶȽ
  • ѧ-ѡ
  • ɽѧ꼶(1) ȫ

վ

԰ Ͼλ
ϵͷ779662525#qq.com(#滻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