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争论
1.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争?/p>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货币主义的出现旨在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及理论进行
批判。凯恩斯
主义认为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
,
使用货币政策的主
要目标在于控制利率?/p>
由于长期执行财政政策
,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压低利息?/p>
激投资
,
使得西方国家在提高国
民收入的努力?/p>
,
忽视了货币数量的增加所造成?/p>
通货膨胀?/p>
货币主义试图从理论上对凯?/p>
斯主义进行批?/p>
[2],
说明货币数量在长
期中对价格水平有着直接的影?/p>
,
并且是影响总需
求变动的主要原因?/p>
从而在政策
?/p>
,
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
,
主张?/p>
用稳定货币供给的经济
政策
:
单一的政策规则?/p>
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p>
?/p>
:
(1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货币数量论
认为价格?/p>
平决定于货币数量
;
反之
,
货币数量变动的后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动而非
国民收入的变动?/p>
?/p>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则认为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p>
,
货币数量?/p>
变动可以导致实际国民收入?/p>
变动
,
主要理由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导致利率的变
?/p>
,
进而影响投资的变动
,
并最终导?/p>
国民收入的变动?/p>
货币主义试图在使货币?/p>
量理论在复杂假设的情况下重新得到同古典货?/p>
理论相似的观?/p>
:
一方面
,
从长?/p>
的观点讲
,
货币数量增加的最终结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化?/p>
非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
;
另一方面
,
货币主义也承认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导致国民
收入的变动?/p>
17
供给学派的理论是针对凯恩斯主义强调社会经济的需求方面而提出来?/p>
,
?/p>
理论认为
,
只有采取措施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
才能医治美国经济中的疾病?/p>
18
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仍然是在传统研究范式内进行?/p>
,
这就不同?/p>
前面介绍?/p>
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
因此在效果上不如前者?/p>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需求函数是稳定?/p>
(
在给定的货币国民收入的条件下
,
或在
给定?/p>
p
?/p>
y
条件?/p>
,
而凯恩斯理论则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不稳定的
(
?/p>
p
?/p>
y
稳定
的条件下
,
由于
金融市场内货币需求随利率而变?/p>
,
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