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蒋?/p>
王道与三重合法?/p>
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带来和推动的个人权利、民?/p>
宪政?/p>
理性化或驱魅?/p>
文化认同等问题从西向东强烈凸?/p>
,
?/p>
们感受到社会存在与文化系统处于紧张之中。由于对中国?/p>
说现代性和全球化带有“外生”和“被动”的性质以及比较特殊
的意识形态的背景
,
情况因此显得更加复杂。以蒋庆、康?/p>
光、陈明等为代表的大陆儒家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中开
始萌芽生长起来的
(
参见方克?/p>
:
《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p>
分析?/p>
,
载《马克思主义研究?/p>
2007
年第
5
?/p>
)
?/p>
蒋庆关心的是“中国性? chineseness)
的丧失与重建?/p>
题?/p>
在他看来中国性是一种由儒学定义的文化性?/p>
其本?/p>
,
?/p>
人性上表现为道德即仁、义、礼、智
,
在政治上是“王道?
?/p>
们来自圣贤的教诲和启?/p>
;
这种教诲和启示则是来自天或天
理。这是他对儒学的绝对性和有效性坚信不疑的原因所在?/p>
这种文化先于、高于而且独立于人之生活的形上学思维进路
( apporach)
决定了蒋庆不可能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角
度理解儒学或儒教
(
蒋庆笔下
,
儒学指儒教的教义系统
,
?/p>
教则指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之后的儒家思想
) ,
也决定了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