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2.
《记承天寺夜游?/p>
苏轼
?/p>
型:
教读?/p>
教学目标?/p>
1
、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p>
2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p>
3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p>
4
、学会在写作时运用修辞手法以及环境描写?/p>
教学重点?/p>
诵读、积?/p>
教学难点?/p>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p>
教学方法?/p>
朗读、讨论、赏?/p>
课时安排?/p>
一课时
教学过程?/p>
一、一读课文,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p>
1
、导入:学生介绍苏轼,教师补充?/p>
【作者简介?/p>
苏轼?/p>
1037
?/p>
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p>
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
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为杰出的?/p>
人,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开辟了豪放词风?/p>
补充(在政治上,苏轼既反对新党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p>
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在各地居官清正,为民兴利除弊,政绩颇多,口碑甚佳,杭?/p>
西湖的苏堤就是实证?/p>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元丰二年(
1079
年),苏轼因为诽谤讥讽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p>
?/p>
“乌台诗案?/p>
?/p>
5
个月后苏轼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
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p>
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千古名作
,以此来?/p>
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p>
是他在这时起的。)
“承天寺”在湖北黄冈县南。《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宋元丰六年?/p>
1083
年),时作者被贬在湖北?/p>
州?/p>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起去看看苏轼在黄州的?/p>
活,并且看看面对这样的坎坷,苏轼又是如何面对的?听的时候注意听准字音、停顿和情感?/p>
二、二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p>
1
.学生齐读课文?/p>
2
.两分钟时间当堂巩固预习时遇到的难题,为抢答做准备?/p>
3
.以抢答的方式,检查预习?/p>
抢答题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说说该句的意思?/p>
⑴月色入?/p>
?
单扇的门,这里泛指门
⑵欣?/p>
..
起行
高兴的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