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点
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p>
1.(2018
·北京文综·
T12)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
,
象征军事?/p>
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p>
,
孟子认为
,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p>
。他?/p>
观点
(
)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p>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命题意图?/p>
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通过对传统文?/p>
内涵的解?/p>
,
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p>
【解析?/p>
?/p>
C
。材料中“以力假仁者霸
…?/p>
以德行仁者王?/p>
,
意思是“依靠武?/p>
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p>
‘霸?/p>
,
要称?/p>
,
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力
;
依靠道德
,
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作‘王?/p>
,
要称?/p>
,
不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p>
。孟子强?/p>
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p>
,
?/p>
C
符合题意?/p>
甲骨文中?/p>
“王?/p>
字本义象征军事力?/p>
,
与儒家教化不一?/p>
,A
不符合题?/p>
;
材料中的“以力假仁者?/p>
“以德行仁者”都?/p>
“有为而治?/p>
,B
不符合题?/p>
;
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度?/p>
,D
排除?/p>
2.(2018
·天津文综·
T1)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p>
:
“盖国以民为?/p>
,
社稷
亦为民而立
,
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
,
故其轻重如此?/p>
”这一说法
(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
,
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