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版)解读
西安市教科所
王利
一、品德与生活课标修订背景
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p>
(实验稿),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
极大地促进了?/p>
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p>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
教育
又面临了新的问题?/p>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明确提出
与时俱进?/p>
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p>
基于上述背景?/p>
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p>
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p>
此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的特点?/p>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始于年。作为修订的前奏,教育部曾对全国
个省?/p>
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优秀骨干教师?/p>
教研员进行了抽样调查?/p>
陕西省教科所?/p>
年月中旬组织各地市教研员级骨干教师就品德与生活课?/p>
(实验稿?/p>
使用情况征询了大家的
意见?/p>
大家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看法?/p>
省教科所邵亚茹老师总结了大家的意见并呈报给课标
修订组?/p>
调查结果表明?/p>
本课程标准获得了较高的肯定和认同?/p>
据此?/p>
修订组作出了
“微调?/p>
的决定。即基于调查结果、各方面意见以及课程实践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p>
充实、完善、提高?/p>
二、品德与生活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坚?/p>
德育的科学性。、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p>
三、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p>
由于?/p>
“微调”,
版课标的基本架构与内容均无大的修改?/p>
这里仅就相对明显的变化做以说
明?/p>
(一?/p>
前言的修?/p>
?/p>
在课程设置的背景上修订后?/p>
“前言?/p>
增加了世界形势变化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
?/p>
修订后的“前言”特别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p>
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p>
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p>
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p>
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p>
(二?/p>
“课程性质”的修改
课标版在继续坚持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基本特?/p>
的同时,增加了“综合性”?/p>
(三?/p>
“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调整后的“课程理念”中,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明确作?/p>
本课程的核心?/p>
并将此作为“基本理念?/p>
的首条。原课程标准中“学习做人”对低年级儿?/p>
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p>
(四?/p>
“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
将原课标中构成课程基本框架的四方面之一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修改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