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开题报?/p>
专业学院
行知学院
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p>
学生姓名
李铭?/p>
学号
08626116
指导教师
任志?/p>
职称
副教?/p>
合作导师
职称
论文题目
多边形艾里激光束特性研?/p>
一、选题背景和意?/p>
无衍射光束是?/p>
J.Durning
等人?/p>
1987
首次提出。它以独特的性质(传输中?/p>
持光强分布不变,中心光斑小,光强高度集中)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近几十年?/p>
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当前的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科学研究的探求,他们希
望能有更快速、更直接、更深入的一种方式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在光学技术不?/p>
发展的时代,无衍射光束渐渐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光学微操作、纳米科技、以
及生命科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无衍射光束的利用要实?/p>
大众化还存在着很多困难?/p>
而当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应提出一种新型的传输?/p>
介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无衍射光束来完成对信息的传输,让无衍射光束的焦深
达到无限长,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p>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p>
自无衍射光束被提出以后,它的传输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p>
1996
?/p>
MacDonald et al
阐明了无衍射光束的自愈特性,即当无衍射光束的饱和点被挡住
时,外围光环在障碍物前后附近位置使饱和点重现?/p>
1998
?/p>
Bouchal et al
研究?/p>
无衍射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中的再现?/p>
2002
?/p>
Garees-Chavez et al
将无衍射光束
的重建特性用于同时操作在多平面的粒子?/p>
无衍射光束的自愈在非线性光学中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对无衍射自愈光束参量的可调性上也做了研究,采用衍射?/p>
论研究了用轴棱锥法实现的无衍射光束聚焦后的重建现象,
并对重建后的光强分布
进行了数值模拟,使它在应用上能够更为全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