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p>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
?/p>
遗传学(
genetics
?/p>
研究生物
遗传和变异规?/p>
的科?/p>
?/p>
遗传
(heredity)
?/p>
生物
性状或信?/p>
世代传递中?/p>
亲子?/p>
的相似现象?/p>

?/p>
变异
(variation)
?/p>
生物性状?/p>
世代传?/p>
过程中出现的
差异
现象?/p>
基因概念的发?/p>
1866
,年
Mendel
在他的豌豆杂交实验论文中首次提出
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控制的假说;
1909
年,丹麦学?/p>
Johannson
第一次提出“基因(
gene
)”这一术语,泛指那些控制任何性状,又依孟德尔规律的遗
传因子;
1911
?/p>
Morgan
通过对果蝇的研究,证?/p>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至此经典遗传学把基因看作是不可分割的结构单
位和功能单位,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和突变、重?/p>
“三位一体”的最小单位;
1941
年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和塔特姆证明
酶有控制基因的作?/p>
?/p>
认为一个基因的功能相当于一个特定的蛋白?/p>
(酶?/p>
?/p>
基因和酶的特性是同一序列的,每一基因突变都影响着酶的活性,于是?/p>
1946
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p>
奠定了基因和酶之间控制关系的概念,开创了现代生物化学遗传学?/p>
1944
年,
O.T.Avery
通过
肺炎球菌的转?/p>
试验,证明基因的化学成分?/p>
DNA,
基因?/p>
DNA
分子上的功能单位?/p>
1955
年,
S.Benzer
根据侵染
大肠杆菌?/p>
T4
噬菌?/p>
基因结构的分析,证明了基因的可分性,提出了突变子、重组子?/p>
顺反子的概念?/p>
?/p>
性状
(trait/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p>
形态特?/p>
?/p>
生理特?/p>
,并能从亲代
遗传
给子代?/p>
相对性状?/p>
contrasting character
?/p>
同一单位性状
?/p>
不同个体?/p>
所表现出来?/p>
相对差异
?/p>
异花授粉?/p>
cross-fertilized
?/p>
=
杂交?/p>
hybridization
?/p>
显性性状?/p>
dominant character
?/p>
隐形性状?/p>
recessive character
?/p>
纯合子(
homozygote
?/p>
/
杂合子(
heterozygote
?/p>
?/p>
表型?/p>
phenotype
?/p>
生物体表现出的可观测的性状
基因型(
genotype
?/p>
个体?/p>
基因组合
,即
遗传组成
孟德尔提出以下假?/p>
①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p>
hereditary determinant
)决定的?/p>
②每棵植株的每一种性状都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p>
③每一个生殖细胞(花粉或卵细胞)只含遗传因子的一个?/p>
④每对遗传因子中,一个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另一个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p>
⑤形成配子细胞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也就是分离,然后分别进入生殖细胞?/p>
⑥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一个新合子或个体)是随机的?/p>
⑦控制红花的遗传因子同控制白花的遗传因子是同一种遗传因子的两种形式,其中红花对白花是显性,白花?/p>
红花是隐性?/p>
只要有一个控制红花的遗传因子就会开红花?/p>
只有两个遗传因子都是控制白花的植株才会开白花?/p>
?/p>
分离法则
law of segregation
?/p>
F2
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为
3:1
?/p>
?/p>
自由组合法则
:又?/p>
独立分配法则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指形成包含两个以上的相对性状的杂种时?
各对相对性状之间各自独立地发生自由组合?/p>
独立分配规律的要?/p>
: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p>
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之中?/p>
独立分配的实?/p>
: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
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p>
?/p>
完整性法?/p>
:支配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彼此组合形成杂种时,互不沾染,互不融合。遗传因子在杂种中仍然保持其?
整性?/p>
?/p>
复等位基因(
Allele, Allomorph
?/p>
同一基因座(
locus
)存在的两个以上不同状态的基因
,
其总和称之?/p>
复等?
基因?/p>
multiple alleles
?/p>
(如,红细胞血型,
I
A
?/p>
I
B
?/p>
i ..
?/p>
?/p>
?/p>
χ
2
检?/p>
χ
2
=
Σ
n
i=1
(实际频?/p>
-
预计频数?/p>
2
/
预计频数
df=n-1
(自由度?/p>
p=0.05
(显著差异)
p=0.01
(极显著差异?/p>
模式生物——果?/p>
1
、果蝇的生活周期?/p>
。大约为
10
天,新羽化的雌性成虫大?/p>
8
小时可交配,?/p>
40
小时开始产卵?/p>